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后路经椎弓根环形减压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环形减压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管前方骨块切除、环形减压、三柱重建技术进行手术治疗,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进行神经功能评估,通过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X线及CT片,比较椎管侵占率及Cobb角变化,评估椎管减压及复位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2.8h,平均出血量900ml,术中无神经及血管进一步损伤,术后1周支具保护下坐起或离床活动,并行早期康复训练,无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患者除1例植骨融合欠佳外,其余随访患者植骨均顺利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除ASIA分级为A级患者外,其他各级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管前方骨块切除、环形减压、三柱重建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可以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椎管容积及Cobb角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型内固定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1991-01/2007-12期间文献33篇,总结新型内固定材料聚乳酸及镍钛记忆合金的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特点.文献显示新型内固定材料聚乳酸及镍钛记忆合金因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形状记忆合金具有优异的记忆效应和超弹性性能、优良的生物相容性、低的生物退行性变性,且弹性模量与人体骨头相近,临床已在管径较小的管状骨及髌骨骨折中作为首选;聚乳酸及其复合材料内固定物,几乎没有毒性作用,亦不需再次手术取出,适用在松质骨骨折的治疗中;生物降解可吸收和形状记忆合金骨折内固定物存在一些并发症,需要进一步的深入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Pipkin Ⅳ型高龄髋关节后脱位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1年8月~2016年12月选择在笔者医院诊治的Pipkin Ⅳ型高龄髋关节后脱位患者78例,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观察组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一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根据患者髋臼骨折情况选择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由于患者均为高龄,多伴有骨质疏松,生物型假体骨长入差,故优先选择骨水泥型假体。对照组按照髋臼及股骨头骨折的形态、位置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Smith-Peterson入路行传统切开复位方式,用重建钢板固定髋臼后壁骨折,用不等距无头加压螺钉固定股骨头骨折,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分别为62.32±11.92min、234.10±56.20ml和2.20±0.49个月,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7.24±12.48min、289.02±45.39ml和3.33±0.39个月(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发生感染、内植物失效、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6%,对照组为25.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9%,对照组为71.8%,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pkin Ⅳ型高龄髋关节后脱位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相对短,术中创伤明显小,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尽快下地负重活动,避免患者长期卧床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并发症,远期避免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发生及二次手术的可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1,他引:24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关节面移位,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桡舟关节面移位≥2mm时,月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桡月关节面移位≥2mm时,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P<0.01),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变化(P>0.01)而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移位≥2mm以上时,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发生改变,影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伴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胸腰段骨折行后路经椎弓根椎体部分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60例:A组为后路治疗组,B组为前路治疗组。手术前后及随访阶段均以骨折椎体为中心摄正、侧位X线片。了解术后及随访期间骨折复位丢失情况,有无内固定折断,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椎弓根钉或内固定圆棒折断等。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标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术后1周、术后12个月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有无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的差异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的差异、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前路治疗组与后路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出血量有明显差异(P〈0.05),B组相对于A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植骨融合良好,无植骨不融合、骨吸收、椎体塌陷等情况。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部分切除减压单间隙融合双节段固定是治疗Denis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16例的临床、手术及随访资料。结果随访3个月~2年。依NakanoN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8例,可2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75%。结论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马尾神经损伤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病例的临床调查,分析继发移位及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月,21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伤后早期接受保守治疗,其中186例病人符合入选标准。男82例,女104例,平均67.5岁。其中141例病人卧床休息,穿丁字鞋,4周后扶双拐开始行走。45例病人伤后第3d开始扶双拐下地。发现骨折移位后均给予手术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为骨折愈合,股骨头内出现硬化灶或囊肿(FicatⅡ期)诊断为股骨头早期坏死。[结果]68例患者(36.6%)骨折Ⅰ期愈合,118例患者(63.4%)发生骨折继发移位,发现移位平均时间是伤后16d(2~68d)。Ⅰ期愈合组病人中,17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5%。发现坏死时间为8~50个月,其中18~24个月最多,有13例。继发移位组病人中,9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55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59.8%;发现坏死时间为4~18个月,其中6~12个月最多,有36例。26例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19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73%;发现坏死时间为3~12个月,其中3~6个月最多,有11例。[结论]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承受较高的继发移位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所以作者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Schanz螺钉加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不稳定胫骨近关节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Schanz螺钉加强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 2 8例不稳定胫骨近关节端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2 8例全部达到骨性愈合 ,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Schanz螺钉加强组合式外固定器是非常适合于胫骨近关节端不稳定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闭合性无骨盆骨折的髂动脉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救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闭合性无骨盆骨折的髂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髂总动脉血栓3例,髂外动脉血栓5例(右侧2例、左侧3例),左臀上动脉断裂2例.3例髂总动脉及2例髂外动脉血栓行人造血管移植术,获得成功.髂外动脉切除损伤段直接吻合术1例成功.髂外动脉取栓再通术1例成功,1例失败.左臀上动脉断裂行血管造影栓塞术获得成功.结论 闭合性无骨盆骨折的髂动脉损伤,髂总动脉及髂外动脉以挫伤、血栓形成为主,髂内动脉以破裂为主,应根据损伤的部位及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固定器在严重多发伤伴骨折救治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05年11月我院共救治41例严重多发伤伴骨折的患者,ISS评分均大于16分.在抢救的同时,均采用外固定器对骨折施于快速、有效的制动.结果 2例因合并颅脑严重损伤而死亡,其余39例均痊愈.平均随访6~18个月,骨折延迟愈合3例,骨不连1例,余均愈合正常,肢体功能良好.结论 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应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可减少出血休克、脂肪栓塞、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