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于桐  吴超  季鹏  徐杰  赵颖  郝艳娜  赵文明  王铁良 《中草药》2015,46(18):2720-2726
目的制备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冻干,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以包封率为考察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其处方并考察其粒径、形态、电位、多分散系数(PDI)及体外溶出。以外观、色泽、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冻干保护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结果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外观呈球状体,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2.64±6.78)nm,PDI为0.242±0.013,Zeta电位为(-25.7±0.5)m V,包封率为(81.3±1.2)%,载药量为(7.16±0.14)%(n=3),以5%甘露醇作冻干保护剂效果较好,药物以无定形状态分散在脂质载体中,体外溶出实验表明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与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结论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得的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小,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ngiolymphoid hyperplasia with eosinopilia, AL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HC)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ALHE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例ALHE为女性患者,1例为男性患者,病变位于头面部真皮内,组织形态以小到中等大小血管增生为主,血管内衬胞浆丰富的上皮样内皮细胞,血管周围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34、CD31、CD3阳性,CD20及CK阴性。结论:ALHE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的血管瘤,诊断主要依靠特征性组织学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FoxM1和Cep55蛋白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BLBC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0例非BLBC组织中FoxM1和Cep55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 BLBC、非BLBC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3%(51/66)、60.0%(42/70)和13.6%(9/66),Cep5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49/66)、57.1%(40/70)和16.7%(11/66),BLBC和非BLBC组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BLBC组织明显高于非BLBC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BC组织中FoxM1和Cep55蛋白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LBC组织中FoxM1蛋白与Cep5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59,P<0.05).结论 FoxM1和Cep55蛋白可能参与了BLBC的发生、发展,并且FoxM1和Cep55蛋白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提高硫氰酸红霉素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选用聚乙二醇6 000和聚维酮k30为载体材料,分别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制备硫氰酸红霉素固体分散体(ET-SD).采用X-射线衍射法、差示扫描量热法对ET-SD进行鉴定,并对ET-SD进行体外溶出度的测定.结果 固体分散体的X-射线衍射及DSC图谱确定了硫氰酸红霉素以无定形态分散在载体中,体外溶出度实验表明其硫氰酸红霉素的溶出较原料药、物理混合物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固体分散技术可以提高硫氰酸红霉素的体外溶出度,这为更有效地利用硫氰酸红霉素等生物利用度低药物提供一种新的制剂手段.  相似文献   
5.
董晓晨  赵文明 《中国药房》2013,(41):3906-3909
目的:筛选阿替洛尔分散片处方。方法:制备阿替洛尔分散片并考察其质量,以微晶纤维素(MCC)、羧甲基纤维素钠(CMS—Na)、硬脂酸镁的用量和乙醇的质量浓度为考察因素,以阿替洛尔分散片30min的体外累积溶出度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试验筛选处方,验证处方并比较市售普通片和自制分散片45min内的体外累积溶出度。结果:成功制备了阿替洛尔分散片,质量符合分散片的要求。最佳分散片处方为45.0%MCC、7.0%CMS.Na、1.00%硬脂酸镁、40%乙醇溶液,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处方设计合理。以最优处方制备的阿替洛尔分散片在30min的体外累积溶出度为91.78%,分散片的体外累积溶出度[(93.4±0.9)%]高于市售普通片[(89.0±1.2)%]。结论:研制的阿替洛尔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黄连阿胶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等失眠症。根据肾阴不足、心火亢盛的病机,应用黄连阿胶汤治疗耳鼻喉科疾病,包括鼻衄、鼻槁、喉瘖、慢咽痹、口疮、耳鸣耳聋等,取得较好的效果,扩大了经方的应用范围,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治法。  相似文献   
7.
吴超  赵宗哲  鲁明明  赵文明 《中草药》2014,45(11):1561-1565
目的 通过体外溶出实验比较人参皂苷Rg3固体分散体的单层和双层渗透泵片在释药行为上的差异及各自的优劣。方法 分别制备人参皂苷Rg3固体分散体增溶型单层渗透泵片和双层渗透泵片,并对处方中的影响因素:渗透压活性物质的种类和用量、助悬剂的用量、包衣液中致孔剂的用量和包衣厚度进行优化,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对比2种制剂的释药行为。结果 制备的人参皂苷Rg3固体分散体单层渗透泵片和双层渗透泵片均符合零级释放,对2种制剂分别与零级释药模型进行拟合,拟合系数分别为r1=0.998 1,r2=0.990 6。结论 人参皂苷Rg3双层渗透泵片比单层渗透泵片释药更加完全,但是制备工艺比单层渗透泵片复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还脑益聪方对复合因素所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大鼠行为学及血浆P-选择素、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及喂饲半高脂饲料(6周)的方法造成大鼠认知功能障碍,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确定模型成功的动物,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只):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水,盐酸多奈哌齐(hydrochloricdonepezil)组(0.4mg/kg,体质量,下同),还脑益聪方低剂量组(7g生药/kg),还脑益聪方高剂量组(14g生药/kg),同时灌胃给药,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水。4周后,对大鼠行为学检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P-选择素及PAI-1含量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造模后大鼠水迷宫测试,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寻台路程明显延长和穿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存在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同时,血清P-选择素含量和PAI-1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血液黏度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加(P〈0.05,P〈0.01)等流变学指标改变。与模型组比较,还脑益聪方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穿台次数和减少寻台路程(P〈0.01),降低P·选择素及PAI-1的含量(P〈0.05),降低低剪切率下的血液黏度(P〈0.05,P〈0.01),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DP)含量(P〈0.05)。结论还脑益聪方对D-半乳糖及半高脂饲料造成的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显著提高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抑制大鼠P-选择素和PAI-1水平,改善血液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9.
慢喉痹是临床常见病、难治病,有极高的复发率.其病机多与阴虚、火热等有关.李淑良主任认为风邪为患是该病的重要的病机,风邪袭于阳位,咽喉正当其冲,风邪留恋而出现咽痒、咽干、咳嗽等症状.治疗当先散风,给邪以出路,使邪从上而解.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所进行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的监测结果 进行收集和分析,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在临床和药学工作的同仁更好地开展CsA浓度监测及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进行常规CsA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归纳、分析、统计。结果 监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CsA血药浓度共159例次: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100—400μg/L)为107例,占总监测人数的67.3%;低于100μg/L有33例次,占到20.8%;而高于400μg/L的有19例次,占11.9%。9例Allo—HSCT患者CsA平均血药浓度为(210.89±149.87)μg/L,每位患者的血药浓度波动较大,且个体差异也较大。结论 临床上对CsA剂量、剂型的调整皆以其血药浓度为依据,并发现排斥反应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CsA毒副作用的发生均与全血CsA浓度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