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2.
石墨烯材料是一种新兴的二维碳材料,在生物传感、肿瘤诊断、药物和基因载体、抗菌抗病毒、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石墨烯材料能促进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具有抗菌性和载药缓释性,在骨科生物材料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石墨烯材料在骨科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相关研究的细胞、分子机制,以期为未来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可取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量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探讨成人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固定术中重建肱骨颈干角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量382名正常成人的肱骨颈干角。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12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测量术后患侧肱骨颈干角,并以测得的正常成人肱骨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作为参考值,将患者分为内翻复位组(颈干角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上限)。随访指标包括患侧肱骨颈干角的变化、肩关节Constant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并发症等。结果 国人肱骨颈干角的正常值为136.1°±4.5°,双侧95%参考值范围127.2°~144.9°。所有患者获得6~32个月的随访,平均13.8个月。内翻复位组29例、正常重建组90例、外翻复位组9例。末次随访,Constant评分分别平均为70.3分、77.2分和73.2分, VAS评分分别平均为2.8分、1.8分和2.1分,肱骨头内翻角度分别平均为4.2°、1.6°和3.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4.5%、14.4%和22.2%。正常重建组在功能恢复、VAS评分、术后肱骨头内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内翻复位组。结论 术中重建良好的肱骨颈干角是内固定稳定、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内固定失败和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关键。肱骨头内翻复位易导致肱骨头进行性内翻及其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严重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维  陈云丰 《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2):728-730
目的探讨严重跖跗关节脱位及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9例严重跖跗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均采用内固定和外固定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分别评价足术后功能状况及手术前后疼痛情况。结果29例随访1~5年(平均2年),感染1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优8例,良13例,可6例,差2例。结论通过解剖及功能复位,给予内或外固定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可使严重跖跗关节损伤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了病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5月至2008年1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同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15例,骨折脱佗按Main分型:Ⅰ型8例,Ⅱ型2例,Ⅳ型1例,Ⅴ型4例.对骨折脱位行切开复位内同定,使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恢复维持足内外侧柱的长度.术后指导功能锻炼,术后3个月拆除内、外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中足评分系统评估临床疗效.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获得11~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3例失访.术后3个月AOFAS评分为(68.6±3.9)分,术后6个月为(72.9±2.6)分,术后1年为(77.5±4.6)分,所有患者均能自丰行走,无需进一步治疗. 结论 微型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跗横关节骨折脱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除了使骨折脱位解剖复位外,更应注意恢复足内外侧柱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发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伴发股骨头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在创伤骨科中较少见,其损伤机制与髋关节后脱位基本相同。其分型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是Pipkin分型。诊断时需结合X线骨盆平片、髋关节侧位片、闭孔斜位片和髋关节CT检查,防止漏诊。应尽早治疗,以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材料的发展较快,已由早期金属材料发展为目前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创伤性关节炎,其次为股骨头坏死等。PipkinⅠ型、Ⅱ型预后较好,Ⅳ型一般,Ⅲ型较差。  相似文献   
7.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常常累及足和踝部,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侵犯后足,导致后足关节滑膜炎。随后出现的关节软骨缺损、距舟和距下关节侵蚀、胫后肌腱功能丧失,都导致后足永久性外翻畸形(大约占累及后足  相似文献   
8.
桡骨远端骨折是急诊最常见的骨折类型。无论是采取保守治疗或是作为手术前的处理,闭合整复石膏固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指导下,规范的无痛闭合整复及石膏固定可以减少患者应激,进一步优化此流程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经全国创伤骨科专家讨论,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ERAS理念为指导,特制定该共识,为医务人员在治疗此类骨折时提供指导。该共识适用于新鲜闭合桡骨远端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系统(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采用PHILOS治疗的66例肱骨近端骨折.男27例,女39例;年龄24~81岁,平均57.4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7例,三部分骨折33例,四部分骨折6例.合并伤:肱骨头劈裂骨折4例,盂肱关节脱位4例,均为喙突下脱位.末次随访时按Constant-Murley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关节功能、疼痛等,记录患者患肩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66例患者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18.1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为76.2分,优良率为71.2%;VAS评分平均为1.8分;患肩活动度:外展平均140°,前举平均145°,外旋平均60°,内旋平均T12水平(髂嵴至T5).10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5.2%.结论 采用PHILOS治疗成人肱骨近端骨折可取得满意疗效,术中应注重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2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54例,女71例;年龄18~88岁,平均54.6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57例,三部分骨折62例,四部分骨折6例.根据术后X线片所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重建情况分为2组:内侧柱支撑重建组(重建组,84例)和内侧柱支撑未重建组(未重建组,41例).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肱骨头内翻角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30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重建组与未重建组平均Constant评分分别为(77.9±13.0)、(67.3±11.3)分,优良率分别为72.6%、43.9%,平均VAS评分分别为(1.6±2.0)、(3.2±2.4)分,以上项目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术后肱骨头内翻角度(1.2°±3.3°)小于未重建组(4.4°±4.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6%)、二次手术率(4.8%)均较未重建组(34.1%、17.0%)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固定肱骨近端骨折术中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骨折端良好复位不仅能使肱骨头得到有效的支撑、预防术后肱骨头内翻及内固定失败,而且术后能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