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6年3月219例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6例,女43例,年龄31~89岁(60.7±12.3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轴性疼痛,分为轴性疼痛组和无轴性疼痛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诊断类型、内科合并症情况、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前术后神经功能、颈椎稳定性、颈椎序列分型、颈椎曲度、椎管矢状径、颈椎活动度、颈后伸肌群面积、门轴愈合情况、关节突关节完整性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63例患者术后出现轴性疼痛,156例患者无轴性疼痛,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颈肩疼痛、术后颈椎稳定性、术后颈椎序列分型、术后颈椎曲度变化、术后颈椎活动度变化、关节突关节破坏等指标与术后轴性痛发生可能相关(P0.1),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变化(P=0.047)和关节突关节破坏(P=0.041)与术后轴性疼痛的发生相关。结论:颈椎活动度减少和微型钢板固定螺钉对关节突关节的破坏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固定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应注意保护关节突关节,减少对颈后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3例行颈3-7单开门+颈2椎板下缘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术(第种手术方式),22例行颈3-7单开门+颈2半椎板切除、椎管潜行减压术(第种手术方式),5例颈2-7或2-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常规颈椎正侧位片、屈伸功能位片、CT三维重建、MRI检查。测量术前和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JOA评分及缓解率、颈2平面矢状径椎管占位率,在MRI T2加权像上评价颈2/3椎间盘平面和颈2椎体平面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是否存在。结果 39例中后纵韧带骨化范围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13例,累及颈2椎体后缘26例。术前全部患者颈脊髓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3-6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1-6个节段。术后有8例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0-4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0-5个节段。术前与术后脊髓前方和后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P=0.000)。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9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仍有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中仅有4例术后仍存在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术后两类手术方式之间前后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2)。随访6~36个月,JOA术前(3~13)分,平均(6.85±3.35)分,JOA末次随访(4~17)分,JOA改善率0.07~1.00;两类手术方式之间的术前、末次随访JOA评分、JOA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时减压范围应到颈2椎平面,颈2半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和颈2椎板成形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减压后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CDR)术中体位与术后早期颈椎中立位生理轴线重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8月51例采用PRESTIGE LP椎间盘假体行单节段CDR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患者取仰卧位,颈枕置于颈后部维持颈椎前弓。男28例,女23例;年龄30~64岁,平均45岁。其中脊髓型颈椎病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7例,混合型颈椎病12例。病程3~48个月,平均15个月。手术节段:C4、55例,C5、642例,C6、74例。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3个月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颈椎整体序列(C2~7)、目标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及目标椎间隙的Cobb角。计算术中与术前的角度差(差值)及术后早期(3个月)与术前的角度差(改善值),对不同平面Cobb角差值和改善值进行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中及术后3个月时颈椎Cobb角均显著增大(P<0.05)。其中颈椎整体序列、目标FSU及目标椎间隙的Cobb角差值分别为(6.72±9.13)、(2.10±5.12)、(3.33±3.75)°;术后3个月Cobb角的改善值分别为(6.30±7.28)、(3.99±5.37)、(4.29±5.36)°。目标FSU的Cobb角改善值与目标椎间隙Cobb角改善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1,P=0.698),与颈椎整体序列Cobb角改善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3,P=0.012);目标椎间隙角度改善与整体序列角度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7,P=0.061)。颈椎整体序列、目标FSU、目标椎间隙的术中颈椎Cobb角差值与术后早期颈椎Cobb角改善值3对变量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及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 CDR术中颈椎位置保持在较术前中立位轻度后伸的位置是术后早期颈椎维持正常生理前凸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回顾分析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发脊髓神经损伤的疗效,探导手术的安全性与并发症防治.方法 2006年9月~2012年3月,某院收治的38例胸腰爆裂骨折伴发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经侧前方入路,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椎间支撑植骨钉板系统内固定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3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获6~24个月、平均(14.2±8.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为100%,神经症状恢复率为97.4%,伤椎高度恢复,后凸角矫正.发生近远期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1.1%.结论 侧前方入路手术治疗伴发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具有显露直接,椎管减压彻底、植骨融合充分、内固定稳定可靠、近远期疗效满意、手术风险可控的优点,是治疗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较理想的入路.  相似文献   
5.
背景:颈椎间盘置换由于其能保留目标节段的运动功能同时延缓临近节段的退变,目前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在颈椎间盘置换中,患者的体位放置及其对置换后假体活动度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中体位摆放和置换后植入假体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8-01/2010-07接受单节段PRESTIGE LP颈椎间盘置换共4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置换中C臂透视及置换前后的颈椎矢状中立位及功能位(过伸、过屈位)X射线片,测量目标椎间盘的Cobb角,对其置换前中的差异、置换前后的改善等数据进行线性相关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与置换前相比,目标椎间盘在置换中的前凸角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换后中立位、过屈位及过伸位的角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置换后整体活动范围部分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中前屈动度增加(P<0.01),后伸动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目标椎间盘置换后假体的角度及活动范围与置换前中角度差异存在线性相关(P<0.01).证实颈椎间盘置换中颈椎位置的合理放置对植入椎间盘置换后的活动范围,尤其是前屈活动范围的改善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行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7年6月本院采用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单节段置换术治疗的22例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颈肩部疼痛及颈椎功能情况.在术前,术后3 d、3个月、6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测量患者颈椎整体曲度、颈椎整体活动度(C2~7 ROM)、置换节段椎间角度、置换节段ROM(rROM)、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置换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高度、邻近节段ROM(aROM)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等.观察并记录假体下沉、移位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26~78个月,平均38.2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椎间隙高度及FSU高度与术前相比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C2~7 ROM、置换节段椎间角度、rROM、aROM及邻近节段椎间隙高度等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发生假体下沉3例,移位2例.结论 采用单节段Prestige LP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骨量减少的颈椎病患者安全有效,可维持满意的椎间隙高度和ROM,但需警惕假体下沉和移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导针定位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置钉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胸腰段前路手术的60例患者,获得随访的患者53例。53例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27~61岁,平均(39.4±12.8)岁。损伤类型: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10例,高处坠落伤37例。骨折椎体节段:T_(11)椎体0例,T_(12)椎体5例,L_1椎体37例,L_2椎体6例,L_3椎体4例,L_4椎体1例。骨折椎体AO分型:A型50例,B型3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4例,C级10例,D级21例,E级12例。内固定材料:Antares或Anterior。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定位组和非定位组,定位组在术中置钉前应用克氏针在椎体上临时定位确定椎体正位像上螺钉进钉方向,非定位组则根据椎体的形态确定进钉方向。随访时定位组25例,非定位组28例。测量术后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以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角、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收量、手术时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伤椎上位两个节段的平面入路。定位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是(1.89±3.18)°,非定位组为(3.26±3.09)°。定位组中有1例出现超过5°以上的侧方成角,非定位组有7例术后冠状面Cobb角在5°以上,2例超过10°,随访时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组有92枚(92%)螺钉与终板的夹角小于5°;非定位组有70枚(62.5%)螺钉与终板的夹角小于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位组术中出血量(230.4±209.8)mL,术中自体血回输量(170.0±132.0)mL;1例于术中术后输异体血300mL,手术时间(158.2±57.4)min;非定位组术中出血量(300.5±252.5)mL,术中自体血回输量(230.0±130.5)mL,5例于术中术后输异体血200~600mL,手术时间(180.1±65.4)min。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导针定位提高了椎体螺钉平行于终板的准确率,可以有效预防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发生,同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8.
马立泰  杨毅  刘浩  王贝宇  邓宇骁  丁琛  龚全  李涛 《中国骨伤》2018,31(11):1049-1053
目的:探讨通过切口改良来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后脊柱侧方的成角。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纳入40例在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患者进行研究,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7~68(39.5±14.9)岁。高处坠落28例,重物砸伤9例,车祸伤3例。L_1椎35例,L_2椎4例,L_3椎1例。骨折椎体AO分型:全部为A型爆裂骨折。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例,C级10例,D级15例,E级9例。内固定材料全部为ANTERIOR(美敦力公司)。患者分为两组:切口改良组(切口方向和切口平面)和常规切口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骨折节段的冠状面Cobb角,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进行分析。结果:切口改良组术前冠状面Cobb角为(1.20±3.26)°,术后为(2.16±3.55)°;常规切口组术前为(1.22±4.42)°,术后为(3.91±3.78)°。两组术前冠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切口改良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5°以上的侧方成角,而常规切口组出现6例5°~10°的侧方成角,两组患者术后5°以上侧方成角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近端的2枚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端的2枚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方向和平面的改进可以有效地预防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可吸收胶原生物膜对颈椎前路术后吞咽困难功能的影响,改进手术细节,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的对照研究方法,自2016年3月始,将于华西医院骨科住院拟行颈椎前路连续双节段椎间融合(Zero-P假体)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入选20例,对照组在植入颈椎假体后常规缝合椎前筋膜;实验组在常规缝合椎前筋膜的基础上于椎前软组织间隙放置可吸收胶原生物膜。术后3天、3月、6月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椎前软组织(PST)厚度以判断椎前软组织肿胀情况,并完善Bazaz吞咽困难评价标准和吞咽-生活质量(SWAL-QOL)问卷调查以评估吞咽功能。结果术后3天实验组与对照组PST肿胀分别为(0.59±0.38)cm和(0.63±0.3)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PST肿胀分别为(0.19±0.12)cm和(0.43±0.35)cm、(0.2±0.12)cm和(0.4±0.31)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SWAL-QOL问卷评分分别为62.05±1.57和61.26±1.48、68.75±1.33和68.05±1.47,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SWAL-QOL问卷评分分别为65.9±1.41和63.47±1.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吞咽困难总体发生率分别为35%和55%、10%和20%,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吞咽困难总体发生率分别为15%和4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应用可吸收胶原生物膜能够在ACSS术后早期降低吞咽困难总体发生率,在极早期可以预防中度及以上吞咽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传统排程三级医师治疗组(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在一个手术间完成连台手术时存在部分操作步骤重叠,时间无效耗费等问题,以各级医师能胜任的操作步骤所需时间为基础,合理安排手术顺序,达到一个主任医师同时在两间多台手术无缝连接,最终提高患者治疗的及时性。方法量化我院骨科一个颈椎外科治疗组2014年2-9月完成的89例颈椎前路手术的操作步骤,分别记录每台手术术前麻醉医师准备及气管插管,巡回留置尿管,安放体位,消毒铺巾,手术目标节段显露,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止血,植入内固定器材,关闭切口,麻醉医师拔管及送患者至复苏室共9个时间段的所需时间,最后治疗组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根据各个时间段工作时间以及需要的不同级别医师来分析优化排程手术顺序,将传统的2个手术日的手术调整到1d两间无缝衔接完成。结果各时间段所需平均时间:术前麻醉医师准备及气管插管10min;手术室巡回术前留置管尿7min;摆放手术体位13min;助手消毒铺巾17min;手术显露时间8~43min;病灶清除、椎管减压及止血时间30~215min;植入内固定器材所需时间6~48min;关闭切口28min;麻醉医师拔管及送患者至复苏室10min。主任医师在手术室连台手术期间无效耗费时间包括助手关闭切口,麻醉师、护士及助手准备下一台手术,助手做颈椎间隙显露约120min左右。由此得出,三级医师治疗组采用两间无缝衔接颈椎手术的排程模式,主任医师可以充分利用无效耗费的120min做另一间手术的切除病灶、减压和植入内固定器材步骤,助手也有更多操作的机会,量化手术各操作步骤数据为合理排程手术顺序提供了科学依据。结论安排三级医师治疗组两间无缝衔接颈椎手术模式节省了主任医师在手术室较长等待上台时间,同时助手有较多机会做其技术水平相当的工作,充分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在同一个手术日内增加了手术量。可缩短患者院外等待时间,提高医院床位利用率,减少医患矛盾,优化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