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0例患者的136个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22个节段(占89.7%)。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6.6%。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77.7%。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局限性是时间分辨率较低,伪影的影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椎体松质骨的三维构筑学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量和橙质骨显微结构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相对较为成熟的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并借助工程学上的Euler定律,以活体无创三维成像方法,对小梁骨的结构和连接性作了观察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向排列的骨小梁逐渐消失,纵向骨小梁变细,与周围的小梁逐步失去其连接性。二维横斯面图像在小梁连接性描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小梁骨在垂直方向的走向并非是那幺有规律。由于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不能等同比较;结论三维结构连接性和连接密度的结果显示:板状型的小粱具有较高的连接密度和较小的连接性;而杆状型的小粱则连接密度较低和连接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健康体检者行16层螺旋CT回顾性心电门控条件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每位患者的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分别用于图像质量分析。心率≤60次/min者,有82.1%(46/56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61~70次/min者,有63.4%(104/164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71~80次/min者,有41.20h,(28/68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心率80次/min以上者有31.2%(10/32支)的图像可用于诊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在60%~70%的重建相位窗时图像质量最佳,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在50%~60%时最佳,右冠状动脉重建相位窗为50%~70%较满意。结论心率及重建相位窗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胸部螺旋CT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了不同的人体体模和临床应用实验,对常规和螺旋CT扫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CT比较,螺旋CT图像无失真,变形。分辨率略差于常规CT。改变扫描条件和床速,图像质量无明显改变。改变扫描图像数学处理模式后,分辨率有所增加,但螺旋扫描仍冰及常规扫描。在临床应用上,螺旋扫描有许多优点。如何采用一次屏气技术,对病人某一脏器检查只需一次连续扫描。扫描速度快,不易产生运动伪影,所选脏器的扫描无盲  相似文献   
5.
大约两年以前,我们装置了一台Orbiskop X线机(西门子公司制造)。该机就主要应用于胃肠道的研究,特别是胃的双重对比检查。这篇文章报告了使用Orbiskop机对胃双重对比检查的初步经验,并将Orbiskop机与常规机器作了比较。为了能有比较全面的理解,首先论述胃的双重对比检查的原理,放射学特性以及Orbiskop机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6.
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冠状动脉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 9例患者的MS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结果 :9例冠状动脉变异患者中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 4例 ,单一冠状动脉 1例 ,右冠状动脉发育不良1例 ,左回旋支缺如 1例 ,冠状动脉分支起源异常 2例。结论 :MSCT可无创性准确诊断各种冠状动脉变异。  相似文献   
7.
SEQCT两种骨密度体膜表示法的换算及其应用王鸣鹏①谭军②朱汉民③张国桢①单能定量CT(singleenergyquantitativeCT,SE-QCT)对骨密度(BMD)的测量有其特殊地位,是目前唯一能通过测量各部位骨组织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从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骨量和松质骨显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相对较为成熟的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并借助工程学上的Euler定律,以活体无创三维成像方法,对小梁骨的结构和连接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向排列的骨小梁逐渐消失,纵向骨小梁变细,与周围的小梁逐步失去其连接性;二维横断面图像在小梁连接性描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小梁骨在垂直方向的走向并非规律有序。由于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不能等同比较。结论三维结构连接性和连接密度的结果显示板状型的小梁具有较高的连接密度和较小的连接性;而杆状型的小梁则连接密度较低和连接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自从1895年发现X线以来,放射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已整整经历了一个世纪。无庸讳言,近20年中出现的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rn,PACS),则是对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的一次重大挑战和变革。PACS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集医学图像获取、大容量数据存储、图像显示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三维骨容积和定量CT骨密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多层螺旋CT的容积扫描和定量CT(QCT)测量老年女性骨密度,以评估容积定量CT(vQCT)技术在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价值. 方法 42例52~84岁女性,平均(67.8±9.5)岁,分为3组:骨质疏松骨折组、骨质疏松无骨折组、健康对照组,每组14例.骨折的确定方法为非外力或非严重外力下发生的椎体或股骨颈骨折,根据X线摄片诊断确定;骨质疏松的诊断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确定.每例均采用了第3腰椎椎体的vQCT和1~3腰椎QCT扫描.三维图像的处理和分析采用了CT机的容积测量分析软件. 结果 3组的vQCT参数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5,P<0.01);3组松质骨QCT比较,骨质疏松骨折组、骨质疏松无骨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7,P<0.01):皮质骨QCT骨质疏松骨折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P=0.015).组内相关性比较,骨质疏松骨折组的vQCT参数与QCT的皮质骨呈正相关(r=0.7813,P<0.01).结论 vQCT和QCT是2种同样采用CT的检测方法,vQCT测量采集数据的范围大于QCT,且测量和计算着重于骨的容积,因此,vQCT是一种对骨质疏松骨性折预测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