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以计算机生成的三维图像数据为基础,模拟真实场景,通过输出设备给操作者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数字技术。VR技术具有3“I”特性,即沉浸(immersion)、交互(interaction)和想象(imagination)”[1],还有多种类的信息(视觉、听觉和触觉)输出形式;同时,借助于VR系统内置的运动传感器可获得使用者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角度、速度和位移等参数。VR系统通过即时提供多重感官模拟并给予反馈,与用户的感知运动系统建立联系[2]。此外,基于计算机构建的VR系统可在不同时间及地点重复使用。得益于以上诸多优点,VR技术在医学领域,如临床教学[3]、术前规划[4]、术后康复训练[5]等,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由于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在缓解症状和/或神经功能改善的同时,具备保留节段活动、维持椎间盘高度、减轻邻近节段异常的生物应力以及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理论优势,因此,CDA在过去十余年间被确立为治疗颈椎间盘退行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CDDD)的一种选择。目前,在治疗单节段或双节段CDDD中可作为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的有效替换方案,显示出安全、满意的短中期、甚至长期效果[1-2]。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6年3月219例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6例,女43例,年龄31~89岁(60.7±12.3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轴性疼痛,分为轴性疼痛组和无轴性疼痛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诊断类型、内科合并症情况、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前术后神经功能、颈椎稳定性、颈椎序列分型、颈椎曲度、椎管矢状径、颈椎活动度、颈后伸肌群面积、门轴愈合情况、关节突关节完整性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63例患者术后出现轴性疼痛,156例患者无轴性疼痛,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颈肩疼痛、术后颈椎稳定性、术后颈椎序列分型、术后颈椎曲度变化、术后颈椎活动度变化、关节突关节破坏等指标与术后轴性痛发生可能相关(P0.1),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变化(P=0.047)和关节突关节破坏(P=0.041)与术后轴性疼痛的发生相关。结论:颈椎活动度减少和微型钢板固定螺钉对关节突关节的破坏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固定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应注意保护关节突关节,减少对颈后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估多节段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行多节段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21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测量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和置换节段活动度,观察评估患者术后假体位置、颈椎曲度、异位骨化、吞咽功能等情况。结果最终纳入21例多节段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男性13例,女性8例,其中20例行双节段置换,1例患者行三节段置换。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JOA、NDI、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值均0.05,术后3个月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以及置换节段平均活动度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略下降,值均0.05,随后历次随访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以及置换节段平均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值均0.05。未发生假体材料过敏、人工椎间盘假体移位脱出、置换节段过度活动、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变直以及术后反弓等并发症。结论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多节段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可以选择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留置换节段活动度以及颈椎整体活动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且无假体移位脱出、过度活动、反弓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4月因多节段颈椎病于我院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融合术的18例患者临床资料,男7例,女11例;年龄37~59岁,平均47.1岁;11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7例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残障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行颈椎正侧位、功能位X线片及颈椎CT三维重建扫描,分别测量置换节段、手术相邻节段及颈椎整体活动度,并观察融合节段融合率、内固定位置及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54个月,平均26.3个月,术后各随访点患者JOA、NDI、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置换节段活动度(8.37°±2.77°)与术前(8.23°±3.3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41.71°±6.99°)较术前(44.91°±9.48°)显著减小,置换邻近节段活动度(9.16°±2.72°)与术前(9.41°±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邻近节段活动度(9.43°±2.6°)较术前(8.18°±2.42°)显著增加(P0.05);术后12个月融合节段融合率100%,术后各随访点未观察到内植物松动、移位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联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活动度,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可吸收止血流体明胶(HFG)和可吸收明胶海绵(GS)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使用不同止血材料分两组:HFG组41例,男30例,女11例;年龄29~81岁,平均(55.6±11.6)岁;其中14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9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18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GS组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36~78岁,平均(55.4±11.1)岁;其中12例为单纯颈椎管狭窄症,1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20例合并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结果:HFG组和GS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37.2±30.0)、(154.8±33.5)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6.1±74.6)、(242.9±120.7)ml(P0.001);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12.1±67.6)、(303.3±115.5)ml(P0.001)。HFG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GS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急性血肿及其他止血相关并发症。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HFG操作简单,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是一种安全并且效果优于传统止血方式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伸至上颈椎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治疗策略。方法从我院2010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60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中筛选出骨化的后纵韧带向上延伸至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资料完整且获得随访的39例患者。其中9例行颈3-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3例行颈3-7单开门+颈2椎板下缘潜行减压椎管扩大术(第种手术方式),22例行颈3-7单开门+颈2半椎板切除、椎管潜行减压术(第种手术方式),5例颈2-7或2-6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第种手术方式)。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常规颈椎正侧位片、屈伸功能位片、CT三维重建、MRI检查。测量术前和随访时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JOA评分及缓解率、颈2平面矢状径椎管占位率,在MRI T2加权像上评价颈2/3椎间盘平面和颈2椎体平面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是否存在。结果 39例中后纵韧带骨化范围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13例,累及颈2椎体后缘26例。术前全部患者颈脊髓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3-6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1-6个节段。术后有8例前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0-4个节段、后方消失范围0-5个节段。术前与术后脊髓前方和后方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P=0.000)。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9例患者中有4例术后仍有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采用第种手术方式的30例患者中仅有4例术后仍存在脊髓前和/或后脑脊液信号的消失,术后两类手术方式之间前后脑脊液信号消失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42)。随访6~36个月,JOA术前(3~13)分,平均(6.85±3.35)分,JOA末次随访(4~17)分,JOA改善率0.07~1.00;两类手术方式之间的术前、末次随访JOA评分、JOA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累及颈2/3椎间盘平面以上时减压范围应到颈2椎平面,颈2半椎板切除+潜行减压和颈2椎板成形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减压后脊髓前后脑脊液信号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颈椎X线片测量不同年龄人群正常枕颈角度变化。方法:选取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男女各75例,年龄20~70(44.83±13.88)岁;共分为5个不同年龄组(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70岁),每个年龄组30例,每组男女各15例。拍摄150例不同年龄组健康体检者包括头颅在内的颈椎中立位侧位X线片,测量McGregor线(硬腭后上缘与枕骨鳞部外板最低点连线)与C_2椎体下缘切线所成的夹角(occipitocervical angle,OCA)及C_2椎体后缘连线与硬腭平行线相交所成的角(Takami's occipitocervical angle,TOCA),获得正常人群OCA及TOCA角影像学参数。将所得数据分别按男女组及不同年龄组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OCA及TOCA角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OCA角组平均为(14.71±3.09)°,75例不同年龄人群女性OCA角平均为(14.22±4.27)°;75例不同年龄人群男性TOCA角组平均为(90.50±4.63)°,女性组TOCA角平均为(90.57±6.67)°;不同性别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本组150例样本按照5个不同年龄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间OCA及TO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研究发现OCA与TOCA角呈正相关(r=0.454,P0.01)。结论 :该研究提供了西南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枕颈角度影像学数据,为枕颈融合术确定理想的固定角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和人工颈椎椎间盘置换术(CDA)治疗跳跃型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生物力学改变情况。方法建立正常人颈椎(C2~7)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与既往研究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择C3/C4和C5/C6建立节段跳跃ACDF(Zero-P系统)、跳跃CDA(Prestige-LP假体)模型。在混合负荷模式下,于模型C2齿突上施加75 N力负荷和1.0 N·m力矩作用,模拟颈椎的屈伸、侧曲、旋转等运动,对比分析正常颈椎、跳跃ACDF和跳跃CDA模型运动学与力学参数。结果与正常颈椎有限元模型相比,跳跃ACDF模型手术节段(C3/C4和C5/C6)各方向活动度(ROM)显著减少,中间节段(C4/C5)各方向ROM、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压力显著增加,其他非手术节段各方向ROM、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压力也有不同程度增加。跳跃CDA模型手术节段各方向ROM与正常模型相似,中间节段及其他非手术节段各方向ROM、椎间盘应力和小关节压力无明显改变。结论与跳跃ACDF相比,跳跃CDA对中间节段生物力学环境的影响更小,为CDA治疗跳跃型颈椎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术中导针定位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中置钉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行胸腰段前路手术的60例患者,获得随访的患者53例。53例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27~61岁,平均(39.4±12.8)岁。损伤类型: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10例,高处坠落伤37例。骨折椎体节段:T_(11)椎体0例,T_(12)椎体5例,L_1椎体37例,L_2椎体6例,L_3椎体4例,L_4椎体1例。骨折椎体AO分型:A型50例,B型3例。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4例,C级10例,D级21例,E级12例。内固定材料:Antares或Anterior。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定位组和非定位组,定位组在术中置钉前应用克氏针在椎体上临时定位确定椎体正位像上螺钉进钉方向,非定位组则根据椎体的形态确定进钉方向。随访时定位组25例,非定位组28例。测量术后椎体螺钉与相应终板的夹角以及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面Cobb角、术中出血量、自体血回收量、手术时间、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伤椎上位两个节段的平面入路。定位组术后冠状面Cobb角是(1.89±3.18)°,非定位组为(3.26±3.09)°。定位组中有1例出现超过5°以上的侧方成角,非定位组有7例术后冠状面Cobb角在5°以上,2例超过10°,随访时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组有92枚(92%)螺钉与终板的夹角小于5°;非定位组有70枚(62.5%)螺钉与终板的夹角小于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位组术中出血量(230.4±209.8)mL,术中自体血回输量(170.0±132.0)mL;1例于术中术后输异体血300mL,手术时间(158.2±57.4)min;非定位组术中出血量(300.5±252.5)mL,术中自体血回输量(230.0±130.5)mL,5例于术中术后输异体血200~600mL,手术时间(180.1±65.4)min。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导针定位提高了椎体螺钉平行于终板的准确率,可以有效预防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术后脊柱侧方成角的发生,同时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