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军医大学本科教育中流行病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等发展对流行病学人才培养的机遇和要求,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开展流行病学教学科研实践活动及加强军事医学演练等方面入手,对军医大学本科流行病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灭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亚甲蓝 (MB)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最佳灭活条件。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及双因素作用灭活细菌效果测定。筛选亚甲蓝光化学效应灭活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最佳条件及影响因素 ,观察其灭活效果。结果 正交实验显示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液中细菌灭活作用受 MB含量、卤钨灯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试验筛选的最佳处理条件可以使大肠杆菌下降近 5个对数级。亚甲蓝与卤钨灯照射两因素的 T/ E值大于 1,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结论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灭活血液中大肠杆菌的最佳条件是 15μmol/ L亚甲蓝 ,4 0 0 0 0 L ux卤钨灯照射强度 ,4 0 min作用时间 ,0 .35 mmol/ L芸香苷  相似文献   
4.
本简要介绍了对提高流地病学中防疫理论课教学效果方法的一些探索,主要从3个方面加以阐述:1,采用多媒体为主的教学演示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2,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一的意识;3,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见习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人工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ASON)、三螺旋结构寡核苷酸(TFO)分别对人甲肝病毒(HAV)5′非编码区一鸭乙肝病毒(DHBV)-DNA X/C区目标基因序列特异结合效应及受影响因素作用的变化。方法 在设定条件下,将人工合成的ASON和TFO与目标基因片断混合反应,采用电泳转移印迹技术观察特异结合产物及其产量。结果 所设计的ASON与TFO能与目标基因片段直接特异结合;在结合缓冲液中,ASON与目标片段的结合最佳比例是25-50:1,TFO与目标片段的结合最佳比例是600:1;在最适加入剂量比例下,结合反应60min即有大量TFO的复合物形成,复合物产量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180-240min时结合产物完全稳定形成。但ASON的结合复合物大量形成需要180-240min。结论 本试验所设计的ASON和TFO能与HAV和DHBV的目标基因序列发生特异的结合,ASON和TFO的加入剂量和反应作用时间对特异结合产物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1株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1株自污水中分离的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宿主范围测定、噬菌斑计数、负染色电镜观察、血清中和试验及血清交叉中和试验、一步生长实验等技术观察分离的噬菌体。结果 ①宽宿主谱大肠杆菌噬菌体可裂解五株大肠杆菌;②针对不同宿主菌其噬菌斑形态、大小、透明度、边缘界限、中心透明区及晕环均发生相应变化;③电镜超微结构显示此噬菌体为直径20~40nm的微球形颗粒,棱角不明显,偶见短尾;④噬菌体的抗血清K值为41.5,与f2噬菌体血清学相关度为0.38;⑤潜伏期为30~35min,裂解量为104。结论 分离所得的噬菌体是1株大肠杆菌宽宿主谱噬菌体,为直径20~40nm的圆形颗粒,其与f2噬菌体的血清相关度较低,可独立为一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后使用脂肪乳(10%)/ 氨基酸(15)/ 葡萄糖(20%) 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17 年 10 月的 58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紫杉 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患者,按化疗后营养补给方式分组,对照组 30 例化疗后常规多瓶输注,观察组 28 例化疗后加以脂肪 乳(10%)/ 氨基酸(15)/ 葡萄糖(20%)注射液输注。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人体测量指标、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和 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化疗前的一般资料、人体测量指标、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化疗后的人体测量指标(BMI、TSF、MAMC)和营养相关血液学指标(HB、TP、PA、ALB) 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化疗后的免疫指标(IgM、IgG、IgA、CD4+ 、CD4+ /CD8+ )数 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化疗后在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态的评分显著高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在恶心呕吐的症状领域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联合脂肪乳(10%)/ 氨基酸(15)/ 葡萄糖(20%)注射液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有 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20年来中国有关病毒性肝炎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基线资料.方法:逐页手工检索9种医学杂志1978~1997年中发表的有关病毒性肝炎治疗性研究对照试验,从中鉴定RCT与对照临床试验(CCT).RCT与CCT的定义严格按照"Cochrane协作网手册1997"的标准执行.9种检索的杂志为:<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医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临床肝脏病杂志>.结果:从上述9种杂志共134卷1123期鉴定出有对照的病毒性肝炎临床试验共计454篇,RCT178篇;RCT所占比例为39.2%,其中,双盲RCT18篇(占10.1%).自1978年以来,按每5年段划分,RCT的比例逐渐增加,分别为:1978~1982年的15.4%(2/13)、1983~1987年26.2%(11/42)、1988~1992年40.4%(46/114)、1993~1997年41.8%(119/285).纳入研究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有甲型肝炎(5篇)、乙型(105篇)、丙型(10篇)、丁型(1篇)、戊型(2篇),其余59篇未分型,部分文献含2型或2型以上.研究的病毒性肝炎临床类型有急性(18)、慢性(119)、重型(10)、胆汁郁积型(2)肝炎,HBV携带者(5),乙肝相关的肝硬化(7)以及未分型.试验的药物构成为中医中药(48.3%)、西药(28.1%)和中西医结合(23.6%).结论:国内病毒性肝炎临床试验的质量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知识的普及有所提高,肝炎的治疗仍需作出更大的努力,以从中医中药宝库中寻找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特定条件下,亚甲蓝(MB)光敏作用对血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血液样本以15μmol/L的MB在40 000 Lux卤钨灯照射下,加入0.35 mmol/L的芸香苷,作用10~40 min,采用多聚赖氨酸粘附试验、ATP酶促反应和中性粒细胞吞噬试验等技术,观察血细胞某些生物学功能的变化。结果:处理40 min后,血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红细胞膜表面负电荷下降了11.23%~25.49%;Na -K ATP酶活性在处理20~30 min时,增加了7.60%~20.07%;中性粒细胞的NBT吞噬显色反应呈增高趋势,20 min时阳性率增加9.00%。结论:亚甲蓝光敏作用在有效灭活血液中细菌的特定条件下,血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无显著变化,红细胞粘附力升高了11.23%~25.49%。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一种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细菌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定量杀菌试验观察杀菌效果.结果在筛选试验的最大作用剂量下,活性炭碘法、8-甲氧补骨脂素(8-MOP)光化学效应法、短波紫外线(UVC)法和亚甲蓝(MB)光敏效应法作用40min,可以使血液中的大肠杆菌分别下降0.800、1.920、2.772和2.552 log,同时血浆游离Hb分别增加679.16、16.06、107.70和1.68 mg/L;PT分别延长6.40、4.60、5.10和0.80s.结论按照既能有效灭活血液中的细菌,又能保持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没有明显变化的原则,初步筛选的血液中细菌的灭活方法是MB光敏效应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