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49篇
内科学   9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46篇
综合类   317篇
预防医学   17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8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海市浦东新区大气PM_(2.5)与气温交互作用对居民非意外死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居民逐日死亡资料、大气污染资料和气象资料,利用基于Poisson回归的广义相加模型,通过建立双变量响应曲面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探讨气温对PM_(2.5)死亡效应的修饰作用。【结果】2016—2017年期间浦东新区非意外总死亡共43 345例。大气PM_(2.5)日平均浓度39.1μg/m~3,日平均温度17.7℃,相对湿度75.0%。基础模型拟合结果显示,死亡前1日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6%(95%CI:0.11%~1.01%)、0.49%(95%CI:-0.19%~1.18%)和0.22%(95%CI:-1.14%~1.60%),且男性和65岁以上人群中效应更显著。温度分层模型显示,中等温度时PM_(2.5)每增加10μg/m~3,居民非意外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分别增加0.59%(95%CI:0.04%~1.14%)、0.51%(95%CI:-0.32%~1.35%)和0.51%(95%CI:-0.32%~1.35%);较高温度时,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别增加1.04%(95%CI:-0.60%~2.70%)和1.13%(95%CI:-1.40%~3.73%),效应约是较低和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4倍;在较低温度时,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增加1.05%(95%CI:-1.15%~3.30%),效应约是中等温度分层时的2倍。但气温与PM_(2.5)的交互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温对PM_(2.5)的死亡效应可能存在修饰作用,且在不同疾病别死亡中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47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20年,腹腔镜探查术后不能还纳并渐进性增大半年入院.该患者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可进入阴囊.半年前因腹痛伴不明原因大量腹水,于外院局麻下行腹腔镜探查(CO2气腹压力=8 mmHg),术中取腹膜病理活检,诊断为"腹膜恶性间皮瘤(局限型)",气腹建立后患者自感右腹股沟区肿物膨出,术后肿物不能还纳并呈渐进性增大,右腹股沟区胀闷不适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院从1985年6月~1993年10月共收治急性脓胸8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共86例,男49例,女37例,年龄最小的57天,最大60岁,其中13岁以下小儿46例,占53.5%。左侧脓胸36例,右侧脓胸42例,双侧脓胸8例。其中液气胸42例。 脓胸继发于肺部感染48例,继发于化脓性心包炎4例,败血症引起者6例,结核性脓胸5例,肺部手术后5例,食管切除术后7例,继发于咽部脓肿1例,胸部外伤6例,病  相似文献   
4.
BJ-4型加速器是用于肿瘤治疗的驻波型医用直线加速器。该产品正常治疗时,剂量率在(300±50)cGY/min。由于加速器结构庞大、复杂,加之系统长期使用后,元件老化、参数漂移、性能不稳定,同时受电源的影响,在出束过程中,剂量率会出现波动。当系统调整不当或出现故障时,剂量率波动超  相似文献   
5.
陈要朋  刘铁牛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1):122-122,126
分析了SA-6000全自动血流变仪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总结了维护经验,改进了仪器的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方对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胃肠功能、水液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造模组(n=48),采用“劳倦过度+饮食不节+高脂饲料喂养”复制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根据总胆固醇(TC)水平将造模组随机分成6组:即模型组,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分组后开始给药,灌胃剂量为1 mL/100 g,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组给予相应的受试物,连续给药6周。测定血脂四项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胃肠激素,即胃动素(MTL)、促胃液素(GA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液调节激素醛固酮(ALD)、抗利尿激素(ADH)和心房利尿钠肽(ANP),以及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胃、结肠组织形态,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孔蛋白(AQP)3、胃AQP4的表达位置及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胃组织中闭合蛋白(Occludin)的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升高(P<0.001),HDL-Ch水平降低(P<0.05),血清MTL、GAS水平降低(P<0.001,P<0.01),VIP升高(P<0.001),ALD、ADH升高(P<0.05,P<0.001),ANP水平显著降低(P<0.001),TP、ALB水平降低(P<0.001,P<0.05)。结肠绒毛、胃黏膜出现大量脱落情况,结肠AQP3荧光强度降低,胃AQP4荧光表达增强,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组、参苓白术颗粒组、健脾祛湿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h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水平升高,MTL、GAS显著升高,VIP水平显著降低,ALD、ADH水平降低,ANP显著升高,结肠、胃组织形态结构有所改善。结肠AQP3荧光表达增强,胃AQP4荧光强度减弱,结肠、胃组织Occludin表达水平增强。结论:健脾祛湿方可降低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有健脾祛湿之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Occludin、AQP3、AQP4的表达,保护紧密连接结构的完整性达到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改善水液代谢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氯胺酮混合液静脉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 40例 ASA ~ 级病人行异丙酚氯胺酮 (1∶ 2 )复合静脉麻醉。结果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 ,2 0 %病人出现一过性 SPO2 下降 (<94% )。麻醉诱导苏醒快 ,满意率高 ,恢复期无精神症状。表明异丙酚可控制氯胺酮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和恢复期精神症状 ,氯胺酮可减轻异丙酚的心血管抑制作用。两者配伍是一种较好的短效静脉麻醉方式 ,但仍存在呼吸抑制作用 ,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
电针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立超  蒋克泉  杨美蓉 《中国针灸》2005,25(12):873-875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等穴位对全麻围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气管插管病人60例随机分成电针组(麻醉诱导前电针刺激内关、合谷、曲池、神门)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琥珀酰胆碱等全身麻醉药物诱导,光导喉镜明视下行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插管期不同时点监测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麻醉诱导期电针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相对平稳,对照组则表现为显著下降(P<0.01).气管插管过程中,电针组各项指标较麻醉诱导前有一定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呈现显著上升(P<0.01).插管后5分钟两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电针刺激内关等穴位可以稳定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侯江红教授关于小儿四诊之切诊经验,为临床提供新的诊断思路。方法:跟师学习,结合相关理论,梳理侯师临床切诊思路。结果:侯师认为,小儿切诊可分为按诊、切脉和切手心三个方面,按诊者,包括触摸皮肤、按体表、敲(叩)腹部、划皮肤等,切之外表,推之内应。结论:侯师关于小儿切诊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归纳总结天仙子的研究概况。方法:收集整理天仙子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对天仙子的化学成分、含量分析、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炮制研究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结果:天仙子在化学和药理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炮制原理研究方面尚缺少系统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天仙子的化学成分、不良反应、炮制机理及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