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骨密度及结构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容积性定量CT(vQCT)技术测量的腰椎骨密度(BMD)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对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腰椎结构与正常老年妇女进行比较。方法将有骨质疏松脊椎骨折的26例老年妇女归为第1组,选择年龄与其相匹配的无脊椎骨折的30例骨质疏松妇女归为第2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56例病人腰椎L1、L2椎体行容积扫描,在横断面影像中经传统的QCT法测量L1、L2小梁骨BMD(2D-TRAB)、整体骨BMD(2D-INTGL);在经计算机工作站行容积再现(VR)三维处理的影像中应用直方图功能测量L1、L2椎体整体骨BMD(3D-INTGL)、皮质骨BMD(3D-CORT)、小梁骨BMD(3D-TRAB)。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参数为腰椎正位BMD(AP-SPINE)、腰椎正位表观BMD(BMAD)。比较2组老年妇女间上述7组的BMD值。另对10例2D-TRAB正常的老年妇女在VR像中测量L1椎体中部边长为20mm的正方体内骨小梁容积比值,并与在56例妇女中随机选取的10例的数值比较。结果DXA测量中AP-SPINE、BMAD在第1组妇女为(0·796±0·170)g/cm2、(272·7±27·7)mg/cm3,与第2组妇女(0·817±0·140)g/cm2、(249·5±26·5)mg/cm3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QCT中第1组的2D-TRAB为(70·4±22·2)mg/cm3、2D-INTGL为(138·3±35·1)mg/cm3、3D-INTGL为(139·4±34·9)mg/cm3、3D-CORT为(133·8±26·9)mg/cm3、3D-TRAB为(69·9±18·6)mg/cm3,比第2组数值(89·1±21·8)mg/cm3、(170·6±34·5)mg/cm3、(180·5±28·2)mg/cm3、(163·2±27·5)mg/cm3、(83·8±17·1)mg/cm3下降18%~23%。10例骨质疏松老年妇女L1椎体骨小梁容积比值为(8·12±1·96)%,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的(39·1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SCT中vQCT参数区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无骨折老年妇女的能力优于DXA,三维重组影像显示的骨质疏松老年妇女椎体骨小梁容积明显低于正常老年妇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中表面通透性(PS)、血容量(CBV)、血流量(CBF)在评价肿瘤新生血管的功能和肿瘤生长行为方面的差别。方法成年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将大鼠按体重进行编号,然后按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头部尾状核区接种C6胶质瘤),分别于接种后第5、13、20天3个时间点依次进行CT灌注检查并获得PS、CBV和CBF图。采用方差分析及SNK检验比较不同部位(肿瘤中心、肿瘤周边、交界区、对侧脑组织)、不同时间点的PS、CBV和CBF的变化。结果肿瘤中心区,接种后第5、13、20天3组间CBF[分别为(280.33±8.82)、(388.33±14.00)、(116.16±11.54)ml·100g^-1·min^-1],CBV[分别为(7.75±O.27)、(12.73±0.98)、(5.14±0.66)ml·100g^-1],PS[分别为(3.94±0.15)、(8.47±0.34)、(5.20±0.65)ml·100g^-1·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4.421,P=0.013;F=11.370,P=0.000;F=15.789,P=0.000)。5、13、20d组间肿瘤周边区PS分别为(5.80±0.49)、(8.40±3.04)、(15.52±0.71)ml·100g^-1·min^-1,肿瘤交界区PS分别为(0.42±0.14)、(5.48±0.21)、(10.24±0.61)ml·100g^-1·min^-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567,P=0.000;F=12.470,P=0.000)。肿瘤周边区各组间CBF、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6,P=0.336;F=0.148,P=0.710),肿瘤交界区各组间CBF分别为(175.33±12.95)、(275.50±13.76)、(246.33±12.81)ml·100g^-1·min^-1,CBV分别为(4.15±0.47)、(8.05±0.30)、(7.54±0.89)ml·100g^-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176,P=0.000;F=17.148,P=0.000;F=15.791,P=0.000)。结论CBV、CBF反映的是肿瘤血管的数量,PS直接反映肿瘤新生血管的功能状态,评价肿瘤的生长行为。  相似文献   
3.
CT检查肺内疾病.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相邻组织的关系,并对其进行影像学诊断以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已普遍被临床接受。但CT检查不能对疾病进行定性诊断,临床仍需采取创伤大的开胸术进行病理学定性诊断。所以,寻求可见的、简便的、创伤性小的、能取得准确的病理学依据的方法.成为影像学专业和临床非手术科室共同追求的一个目标。笔者对CT导引下进行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275例患者进行总结,探讨此项技术在肺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探讨临床对结肠癌应用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CTC)进行谚断和判断病变范围的方法与经验.方法:根据临床49例病人行结肠CTC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CTC检查结果显示49例病人中单纯结肠癌18例、结肠癌合并息肉14例、单纯息肉17例、全部检出。结论:结果表明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使结肠癌更易于检出并可以进行病变范围判断,CTC将成为重重要的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间接性颞下颌关节损伤(TMJI)动物模型,探讨CT在TMJ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成功的18只TMJI模型兔,用GE 9800 CT机按设计的分组方法进行1.5 mm薄层连续冠状面扫描,用4种不同窗宽/窗位观察并进行关节盘区CT值测量.结果骨窗显示骨折好,重建前后区别不大.软组织窗显示TMJ脂肪囊好.Detail窗显示关节盘好,而且关节盘区最佳窗宽/窗位为400 Hu/100 Hu.TMJ脂肪囊内不均匀高密度为CT诊断关节盘破裂时具有特征的间接征象.TMJI实验组CT值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不同时间相比,伤后1W实验组CT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对TMJI的骨折及关节盘区软组织改变显示优越.一定程度上也可显示关节盘破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同时扫描肺动脉和下肢静脉的联合成像技术。方法40例疑为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的病人于16层螺旋CT上行肺动脉和下肢静脉联合成像。CT后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存在者25例,单纯下肢静脉血栓者8例,单纯肺栓塞者2例,二者均正常者5例。不同重建层厚均可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子。肺动脉、下肢静脉增强后的CT值显著高于栓子的CT值。MPR、MIP、VR三者对肺栓塞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65%,下肢静脉血栓的显示率分别为100%、60%、50%。结论16层螺旋CT联合肺动脉、下肢静脉成像将为肺栓塞的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老年妇女股骨近端16层螺旋CT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16层螺旋CT中vQCT技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无骨折老年妇女股骨近端进行多个容积性BMD指标的测量,比较两组妇女股骨近端小梁骨、皮质骨和整体骨容积性BMD的差异,评价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将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病人归为第一组,年龄与第一组匹配的无脊椎骨折的30例骨质疏松老年妇女归为第二组。应用GE公司LightSpeed16型螺旋CT对56例病人股骨近端行容积扫描,行薄层重建图像,层厚1·25mm,在3D-VR影像中沿左股骨颈长轴方向确定数个与之相垂直的平面作为固定的解剖学标记,选取左侧股骨近端整体骨、股骨颈及粗隆间测量兴趣体积(VOI),经SunADW4·0计算机工作站直方图(histogram)功能测量左侧股骨颈3D小梁骨BMD(N-TRAB)、3D整体骨BMD(N-INTGL),左侧粗隆间3D小梁骨BMD(T-TRAB)、3D整体骨BMD(T-INTGL),左侧股骨近端3D小梁骨BMD(FEM-TRAB)、3D皮质骨BMD(FEM-CORT)和3D整体骨BMD(FEM-INTGL)值。所有病人双能X线吸收仪(GE-Lunar公司DPX型)测量指标为左侧股骨颈(NECK)及粗隆间BMD(TROCH)。比较两组老年妇女间9项BMD指标差异采用协方差分析。结果:两组老年妇女间股骨近端容积性BMD数值除FEM-CORT一项指标外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调节年龄和体型因素后仍然在差异,第一组老年妇女比第二组容积性BMD值下降程度为14%~18%,且vQCT技术中股骨近端容积性BMD的测量精度较高;两组间DXA指标中BMD值的差异在调节年龄和体型因素后无统计学意义:在TTRAB指标中第一组老年妇女比第二组的BMD值下降幅度达17·7%,高于N-TRAB中BMD值的下降度14·3%。结论:首次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股骨近端vQCT测量,证实此项技术比DXA更全面地反应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比无骨折老年妇女股骨近端骨密度的下降状况,且不受体型大小和骨形态变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评价胰周小静脉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显示胰周小静脉及胰头部静脉解剖的能力。材料和方法:50例无胰腺相关疾病病人10例胰腺癌病人,均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检查。CT设备为GE Lightspeed QX/I,扫描层厚5mm,进床速度7.5mm,螺距0.75,重建层厚2.5mm,重建间隔1.25mm。双期增强检查延迟时间分别为30~40s,60~65s。造影剂总量60~70ml,高压注射速度2.5~3ml/s。所有图像经回顾性后处理,在ADW4.0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分别显示胰周静脉。结果:胃结肠干(GCT)显示率96%。GCT分为3支:胃网膜右静脉(RGE)、胰十二指肠前上静脉(ASPDV)、右结肠静脉(RCV),上述3支静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2%、100%、80%。GCT直接注入肠系膜上静脉(SMV),正常管壁直径<7mm,>8mm时提示管径扩张。胰十二指肠后上静脉(PSPDV)显示率96%,位于胆总管下方,几乎垂直向上走行注入门静脉的足侧,距脾静脉(PV)、肠系膜上静脉(SMV)汇合处上方2mm。在胰腺前后弓中,上静脉接受了胰头的大部分血液。胰十二指肠周围下静脉包括胰十二指肠前下静脉(AIPDV)、胰十二指肠后下静脉(PIPDV)、第一空肠干(FJV)和胰周下静脉(IPV),FJV显示率为100%,余胰周下静脉未显示。胰十二指肠周围下静脉引流一小部分钩突血液,AIPDV、PIPDV在多数情况下有一共同的终端即IPV,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在脊柱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比较脊柱多层螺旋CT(MSCT)与单层螺旋CT(SSCT)图像质量的差异 ,探讨MSCT在脊柱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选择分别行MSCT和SSCT扫描的腰椎退行性病变者各 10例进行图像质量比较。应用LightSpeedQX/i型MSCT检查和诊断 3 1例脊椎病者。结果 在相同扫描条件下 ,腰椎MSCT图像质量明显优于SSCT ,MSCT所需扫描时间明显短于SSCT(均为P <0 .0 5 )。MSCT可为 3 1例脊椎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信息。结论 MSCT在脊柱病变检查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探讨临床对结肠癌应用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CTC)进行诊断和判断病变范围的方法与经验。方法:根据临床49例病人行结肠CTC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结果:CTC检查结果显示49例病人中单纯结肠癌18例、结肠癌合并息肉14例、单纯息肉17例、全部检出。结论:结果表明螺旋CT结肠成像技术使结肠癌更易于检出并可以进行病变范围判断,CTC将成为最重要的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