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康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半仿生提取法”制备结肠康颗粒剂,选择测定总黄酮、齐墩果酸的含量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标准。优选了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和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核因子-κB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静息状态时 ,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κB ,NF κB)通常与其抑制物以无活性的复合物形式存在于胞浆 ,当受到胞外信号刺激时 ,通过一个或多个信号转导途径 ,激活一系列激酶 ,迅速从胞浆易位到胞核 ,调控相应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发现它是免疫和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因子 ,也参与胚胎发育、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调节 ,NF κB的过度表达与多种疾病的免疫病理机制有关。近年来许多学者深入探讨了NF κB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机制 ,使得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得以进一步阐明 ,并最终为其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Caspase与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Caspase与它们有着密切联系 ,参与了AP的发病机制。抑制Caspase可降低AP的严重程度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有了进一步认识,许多学者针对上述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在基因水平上对AP进行了实验性治疗,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其中特别是针对NF-kB反义寡核苷酸的设计和应用必将推动动物乃至人类AP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因子 κB(NF κB)是一种能与体内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部位结合的核蛋白 ,是一种多向性、多效性调控因子 ,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凋亡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过度活化可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目前发现NF κB参与了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AP)的病理生理过程 ,在分子水平上探讨NF κB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将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为AP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厦门市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51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自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51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片断大小直接判定HBV基因型。应用此法检测了154例厦门市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对血清中的HBV基因型,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分型结果为B型60例(39.0%)、C型53例(34.4%),B/C混合型41例(26.6%)。HBeAg阳性者中以B基因型占63.3%,B/C型混合感染22.0%(P〈0.005);HBeAb阳性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3.4%,B型25.0%(P〈0.005)。各基因型在疾病谱分布中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提示厦门市乙型肝炎病人HBV基因型B、C型者的患病率大致相同;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胰腺炎组、脂质体组、ASODN组(20OD ml)、ASODN+脂质体组、随机ODN组,观察各组大鼠术后6h及12h胰腺病理、血清淀粉酶、血清IL-1、TNF-α、胰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各处理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IL-1、TNF-α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明显升高(P<0.01),但各处理组间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同胰腺炎组相比,脂质体组和随机ODN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IL-1、TNF-α、胰腺组织NFκB活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SODN组和ASODN+脂质体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IL-1、TNF-α、胰腺组织NFκB活性下降(P<0.05),其中ASODN+脂质体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脂质体介导的p65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ANP大鼠的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胰腺病理,提示NF-κB在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其p65ASODN可应用于AP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198 4年Keim等发现胰腺炎相关蛋白后 ,由于它在急性胰腺炎时大量合成、分泌 ,而在正常胰腺及胰液中并不存在 ,许多学者对其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预后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取得一些新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 κB(NF κB)是一种能与体内多种细胞基因启动子部位相结合的核蛋白 ,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凋亡调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过度活化可引起多种病理生理反应。目前研究发现NF κB参与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 ,AP)的发病机制 ,NF κB成为AP治疗的一个诱人的新靶点 ,选用NF κB特异的选择性抑制剂对其活性进行适当调控 ,为最终治愈AP展现了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法检测厦门市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50例HBV感染患者血清,提取血清中HBV DNA作为模板,设计HBV前S1基因和S基因中区域内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条型特异性内引物分成A,B两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HBV,然后将第2轮PCR产物以用30g/L琼脂糖进行电泳,根据PCR产物电泳显示的产物长度判定HBV基因型,以了解厦门HBV基因型分布情况.结果:共120例确定了HBV基因型.患者群中慢性乙型肝炎90例,占75.0%,急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分别占5.8%(7/120)、6.7%(8/120)和12.5%(15/120).分型结果:B型58例(48.3%)、C型30例(25.0%),B/C混合型32例(26.7%).HBeAg阳性患者中B基因型占63.8%,B/C型混合感染21.9%;抗-HBe阳性患者中以B/C型混合感染68.8%,B型25.9%,HBeAg阳性组与抗-HBe组之间比较发现B型和B/C混合型之间(P<0.05).结论:厦门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B/C混合感染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