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5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CD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01)。表明海洛因依赖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受损的。同时还发现海洛因依赖者并肝损害者CD8增高较无肝损伤者明显(P〈0.05),CD3,CD4降低较无肝损伤者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与例数太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MDS染色体、骨髓祖细胞体外培养及免疫功能几项实验指标的研究进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3.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侵犯网状内皮和淋巴系统引起的深部真菌病,近年来随着报道的不断增多,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等,但由于其临床无特异性,大部份人员对该病的认识较少,易造成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4.
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方法:对比分析12例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23例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和血液细胞学特征.结果: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年龄较大,多数患者元贫血,血小板轻度增高,脾大不明显,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稍减低或正常,Ph染色体阴性,PCR检测阴性.结论:不典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动态观察,若随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其他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寻找敏感的指标来预测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以指导临床治疗白血病(AL)及判断预后.方法 采用Coluter-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白血病患者外周血进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网织红细胞总数(RET)、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NET)及血小板数(PLT)检测.结果 IRF值于化疗后15天开始升高,IRF值开始恢复时间最早比RET和WBC开始升高提前5天,比PLT和NET开始升高提前10天.结论 IRF可作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红系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sEPCR,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患者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sEPC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09,P<0.05),与患者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P<0.05),急淋组与急非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广泛存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白血病出血机制之一,sEPCR在疾病缓解后明显下降,复发时再度升高,sEPCR水平与病情呈一致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中的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2003年起对接受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63例CRF患者进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的观察,探讨该参数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细胞学实验教学课内容是实验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科要求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识别各种骨髓细胞的形态,并对其形态多变、分期复杂的特性能够充分地认识.由于课程时间短,期望达到的要求也较高,要使学生在现有的实验设备条件下,短时间内能掌握和达到学科要求.确实具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将长期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抗凝纤溶异常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患者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以探索其在AL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TA—R全自动血凝仪对5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抗凝血酶(AT)活性、抗纤溶酶(AP)活性及纤溶酶原(PLG)活性定量检测,并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患者组各期(治疗前、治疗中、复发期)AT、AP、PL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509,P〈0.05),与缓解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高于无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淋组与急非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存在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抗凝纤溶功能异常是导致AL出血的重要原因,可随病情好转逐渐改善,AT、aP、PLG在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