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咸水镇某幼儿园一起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今后处理水痘疫情提供一定的积累经验和依据;方法: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采用三间分布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该园2016年11月23日出现首例水痘病例,截止11月30日共计报告水痘病例36例,首发病例男,5岁,中(1)班幼儿,无水痘接种既往史,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体、头痛、呕吐、疱疹及皮肤丘疹男性20例,罹患率为8.89%,女性16例,罹患率为7.88%,经χ2检验,不同性别水痘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793),水痘病例位于3~6岁,平均年龄(4.21±1.05)岁,中位年龄5岁罹患率最高的为中(1)班,手首发病例也出现在中(1)班,两个年级学生均在第一层,日常生活接触密切,428例在校幼儿接种水痘疫苗为149例,其中水痘病例3例,279例未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病例33例,经检验,水痘接种幼儿水痘罹患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6.333,P0.001);结论:水痘疫情防控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报告,消毒、通风、应急接种室处理水痘疫情的主要措施,人群聚集、报告不及时,症状不典型、应急接种制度不完善是水痘疫情爆发的原因,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晨检、午检制度、传染病的报告制度,开展传染病防治宣传,增加政府投入,完善水痘疫苗应急接种制度,联合教育部门加强学生聚集地的传染病防控。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出院后再入院率高,而通过细致评估后制定出院计划是患者出院后获得高质量延续性护理的重要保证。既往已有研究者对国外出院计划评估工具的使用进行了综述,但缺乏专门针对老年患者的出院计划评估工具的相关报道。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特殊性,本文主要从老年患者出院风险筛查和综合性评估的角度对国内外使用的老年患者出院计划评估工具进行综述,从而为相关医务人员选择合适的出院计划评估工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架及骨搬移技术治疗的胫骨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12例,术中根据骨感染情况,彻底清除断端感染骨段及硬化骨,打通髓腔,用骨段滑移及牵张成骨技术修复清创后遗留的骨缺损;术后7d开始骨段滑移操作;术后定时复查X线片,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评估成骨及骨愈合情况,随访时间大于15个月。结果本组共纳入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35岁。其中11例伴有局部软组织缺损和骨外露,缺损范围5cm×4cm-19cm×15cm,并先期给予局部或游离皮瓣修复创面。清创后遗留骨缺损长度4-7cm,骨滑移完成时间1.5-2.5个月。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3(19±3.84)个月。患者佩戴Ilizarov外固定器的时间为7-9个月,所有骨感染均得到良好的控制,5例有轻度钉道松动或感染,骨缺损断端骨愈合及牵张成骨区成骨愈合满意,未出现皮肤坏死、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愈合时间6-9.3(7.86±1.2)个月。按骨折愈合评分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2%。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够有效地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及骨缺损,同时不增加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母源性印记基因3(MEG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转录产物不编码蛋白,属长链非编码RNA.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及细胞株中存在MEG3基因表达缺失,DNA甲基化程度升高等机制与之密切相关.研究表明,MEG3基因及其转录产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抑癌机制与肿瘤抑制基因p53的作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症为妇科常见病.国内外多采用西药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治疗.疗效虽已得到证实,但副反应较多,长期应用可致子宫内膜增生,有导致宫内膜癌风险.中医对该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角度的治疗特点.笔者采用健脾行气补肾方治疗乳腺增生症9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蛋白、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632例宫颈疾病患者进行TCT榆查,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P16蛋白的表达,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结果HPV感染总阳性率为26.94%,21种基因亚型均被检出;阳性率居前5位的基因亚型为HPV16型(13.16%)、HPV52型(12.84%)、HPVep8304型(11.00%)、HPV58型(10.46%)和HPV18型(8.31%),基因亚型以高危型为主,占74.76%;单~和二重感染分别占67.98%和24.26%;细胞学分类诊断为正常+炎症、ASCUS、LSIL和HSIL的对象中,HP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20.98%、38.99%、61.33%和75.51%;正常+炎症、ASCUS、LSIL和HSIL中P16蛋白表达率分别为0.00%、22.02%、44.44%和79.59%;不同宫颈细胞学诊断级别间HPV感染率及P16蛋白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疾患人群中,HPV感染率较高,且以高危型、单一和二重感染居多;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的感染率和P16蛋白表达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大部分肺结核患者经内科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后治愈,部分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出现各种并发症。但若出现急性大咯血,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则需急诊手术治疗。我们对肺结核合并大咯血的27例患者急诊行肺叶切除术。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肺结核合并大咯血、急诊行肺叶切除术患者27例,年龄22~67岁,病程4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6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68例肝母细胞瘤患儿中男44例、女24例,3岁55例、≥3岁13例,初发时单发59例,甲胎蛋白(AFP)均明显升高。高危患儿27例,出现转移和/或肝外临近器官侵袭和/或门静脉及肝静脉三分支/下腔静脉受侵22例。术前影像分期PRETEXTⅣ期患儿13例。患儿年龄、AFP浓度、病理类型和PRETEXT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病理学类型和AFP浓度有显著相关性(P=0.002)。病理学类型在高危组、标危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儿童肝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性可能有助有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医疗资源配备不足和经济相对落后,肠镜检查仍然是以非麻醉为主。该研究致力于调查导致非麻醉肠镜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4年4月-2015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非麻醉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调查项目包括患者因素[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文化水平、清肠药物、曾经做过肠镜次数、平时排便习惯、既往慢性疾病史、近半年体育运动情况、既往腹盆腔手术史、本次肠镜检查原因、近半年情绪情况、清肠效果和结肠憩室],内镜医师因素(肠镜操作年限、插镜方式)。将这些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探讨非麻醉肠镜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该研究最终纳入1 726例患者,其中男927例,女79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04岁,盲肠到达率为9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低BMI、便秘、情绪焦虑、肠道准备差是患者非麻醉肠镜检失败的相关因素。结论导致非麻醉肠镜失败的相关因素有高龄、低BMI、便秘、情绪焦虑、肠道准备差。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制定筛查指标来提高患者非麻醉肠镜检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与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环节。乙醛刺激HSC活化与增殖,是导致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JNK、P38是HSC活化与增殖导致肝纤维化发生的主要信号传导通路之一。乙醛刺激HSC中JNK磷酸化水平随sp600125(JNK信号传导通路特异性阻断剂)浓度增加而减少。本实验用sp600125处理乙醛刺激的HSC,观察sp600125对HSC增殖以及bcl-2、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