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近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与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35—36“周的胎膜早破单胎妊娠孕妇共422例,根据治疗方案及分娩过程分为四组:1组为自然临产组,破膜至分娩〈24h孕妇65例;2组为破膜后24h无宫缩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孕妇174例;3组为破膜后48h无宫缩并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孕妇87例;4组为期待组(给予利托君或硫酸镁静脉滴注抑制宫缩保胎治疗,直至分娩)96例,记录四组孕妇年龄、产次、破膜孕周、分娩前羊水指数(AFI)、入院时孕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终止妊娠方式、产妇产褥感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是否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否合并肺炎,分析各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及终止妊娠时机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结果①四组的剖宫产率分别为6.1%、9.8%、13.8%、48.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四组间产褥感染率、新生儿阿普加评分、肺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间比较NRDS发生率增高、AF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四组孕妇年龄、产次、破膜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期待治疗组CRP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对近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分娩可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对近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及时干预对新生儿阿普加评分、肺炎患病率无影响;随着破膜时间延长,可增加胎膜早破患者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uPA和TGF-β1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7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24例,重度33例)和3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胎盘及血浆uPA和TGF-β1含量。结果 1.对照组胎盘uPA含量为(32.62±2.85)ng/g,子痫前期组为(11.42±4.67)ng/g,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对照组胎盘TGF-β1含量为(0.83±0.21)ng/g,子痫前期组为(1.12±0.37)ng/g,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重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对照组血浆uPA含量为(649.47±41.12)pg/ml,子痫前期组为(466.61±34.68)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重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浆TGF-β1含量为(9.617±4.19)ng/ml,子痫前期组为(13.30±4.57)n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重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中二者含量呈负相关(r=-0.652,P〈0.001,r=-0.491,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uPA含量异常下降、TGF-β1含量异常升高与其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先兆早产孕妇367例,随机分为28~31+6周对照组(对照组A1组)83例和治疗组(治疗组B1组)91例、32~33+6周对照组(对照组A2组)92例和治疗组(治疗组B2组)101例。对照组A组均采用静滴利托君治疗,治疗组B组均采用静滴利托君联合口服烯丙雌醇治疗48h后继续口服烯丙雌醇,分析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及围产儿结局。结果:(1)妊娠时间延长48h和7d的有效率及平均延长妊娠时间:治疗组B1组高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高于治疗组B1和对照组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1组与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孕妇用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治疗组B1组高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高于对照组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治疗组B1组低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低于对照组A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RDS(NRDS)、颅内出血等的发病率:治疗组B1组低于对照组A1组,治疗组B2组低于治疗组B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兆早产孕妇应用盐酸利托君联合烯丙雌醇治疗48h后继续口服烯丙雌醇的临床疗效及围产儿结局均优于单独应用盐酸利托君;≥32孕周的先兆早产孕妇联合用药效果更显著,且不增加孕妇的不良发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及血浆uPA的含量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7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29例,重度38例)和3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胎盘及血浆uPA含量。结果①对照组胎盘uPA含量为(32.62±2.85)ng/g,子痫前期组为(12.42±4.63)ng/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②对照组血浆uPA含量为(645.47±41.32)pg/ml,子痫前期组为(461.61±37.68)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重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uPA含量异常下降与其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uPA、TGF-β1含量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70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其中轻度患者30例,重度患者40例)和4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血浆uPA和TGF-β1含量.结果 ①正常晚孕组血浆uPA含量为(646.54±35.39)pg/mL,子痫前期组为(436.39±29.57)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为(468.81±14.91)pg/m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417.11±48.47)pg/mL,均低于正常晚孕组(P均<0.01);轻、重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晚孕组血浆TGF-β1含量为(9.85±3.19)ng/mL,子痫前期组为(14.32±4.3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为(11.21±2.32)ng/m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15.37±4.93)ng/mL,均高于正常晚孕组(P均<0.05);轻、重度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痫前期患者血浆uPA和TGF-β1含量呈负相关(r=-0.497,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血浆uPA水平下降、TGF-β1水平升高与子痫前期发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产后尿失禁(PPUI)是指育龄妇女由于妊娠或分娩所诱发的漏尿现象,与妊娠分娩所致的泌尿生殖器官脱垂以及盆底肌受损有关,这种损害可持续存在。电生理学试验证实,经阴道分娩的80%的初产妇产后其盆底组织在神经传导方面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癎前期患者及正常妊娠晚期妇女血清TPA、HCG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1例子癎前期患者设为实验组,分为轻度(A组)、重度(B组),33例正常晚孕者设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对照组TPA及HCG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TPA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实验组HCG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子癎前期患者外周血TPA增高与滋养细胞凋亡增加有关,而HCG分泌增加与缺氧状态下滋养细胞反应性增生有关,提示子癎前期患者有明显的滋养细胞增生与分化异常存在。TPA作为外周血滋养细胞凋亡的标志物,可间接反映胎盘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黄体酮(P)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外周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分娩时间的影响,探讨用于促胎肺成熟时可能存在的促分娩发动作用及拮抗作用。方法:选取57例妊娠34~36周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随机分为4组,DEX组14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mg,1次/12h,连用2天;DEX+P组14例,肌肉注射地塞米松同时给予黄体酮20mg,1次/d,连用2天;P组13例,肌肉注射黄体酮20mg,1次/d,连用2天;对照组16例,未给予地塞米松和黄体酮的胎膜早破孕妇。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24h、48h测定4组孕妇外周血CRH含量及入院至胎儿娩出的时间。用放射免疫法测定CRH含量,同时定期监测研究对象的体温、脉搏、外周血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结果:(1)所有研究对象观察期间体温、脉搏、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均在正常范围,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4组孕妇入院时外周血CRH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24h及48h DEX组CRH水平高于DEX+P组、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后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3)4组孕妇均经阴分娩。DEX组的分娩时间显著短于DEX+P组(P<0.05)、P组(P<0.01)及对照组(P<0.01);(4)CRH水平与分娩时间呈负相关(r=-0.79,P<0.05);(5)4组研究对象的新生儿评分和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上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发挥促分娩发动作用,黄体酮可对抗地塞米松的促分娩发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