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某三甲综合医院不同岗位员工的院内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该院各岗位员工开展关于培训需求的网络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岗位员工对能力提升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现场理论授课-小班制、团队拓展、工作坊、线上学习、一对一辅导、经验交流分享、案例分析、病例讨论等培训形式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而对现场理论授课-大班制及其他培训形式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6项培训课程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师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除了周末白天和周末晚上这两个培训时间段的需求存在差异(P0.05);对培训频率的需求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不同岗位的员工对院内培训各类需求有一定差异性,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时间都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以需求为导向,因岗位制宜地制定培训方案,以更好地实现培训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传统空心钉内固定基础上加用内侧支撑钢板治疗青壮年PawuellsⅢ型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1例PawuellsⅢ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闭合复位失败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骨颈内侧支撑钢板固定。结果 21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失访,19例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6~14周。术后10周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良15例,较好3例,尚可1例。结论青壮年PawuellsⅢ型股骨颈骨折应用空心钉及内侧支撑钢板固定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联合管通汤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型HFpEF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管通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与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proBNP)、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脏超声各项指标[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和舒张晚期血流A的比值(E/A)、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E和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I的比值(E/E')、左房内径(LA)、E峰减速时间(DT)]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37/40),对照组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NT-proBNP、6MWT、心脏超声各项指标、MLHF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NT-proBNP、6MWT、MLHF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管通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心功能、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垂体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Quality of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垂体瘤患者QOL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225例垂体瘤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垂体瘤患者QOL躯体健康总评(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得分为(42.13±7.99)分、心理健康总评(Mental Component Summary,MCS)得分为(40.27±6.71)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婚姻和生育状况、职业、肿瘤类型和大小、是否再入院患者Q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类型和大小、再入院是垂体瘤术后患者QOL躯体功能方面主要影响因素,生育和婚姻状况、再入院是垂体瘤术后患者QOL心理健康方面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垂体瘤术后患者的躯体功能和心理健康均有受损,医护人员应更多关注年龄偏大、不同类型垂体瘤、巨大腺瘤、生育能力受损、心理压力大的已婚患者、再入院的患者,干预可控因素,针对性地给予心理干预,可减少负性情绪,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改善QOL。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局部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3—2012-12诊治的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局部感染1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术后发生早期和晚期感染,感染发生时间术后1~13个月。经过及时诊断和积极的病灶清除、冲洗引流、抗感染治疗。除1例外,12例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感染治愈。随访时间8~40(22±11)个月,无复发病例。感染后,清创引流术前、术后6个月血液分析、ESR、CRP和腰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内固定术后局部感染后应及时明确诊断,尽早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以在保留内固定的情况下治愈感染。  相似文献   
7.
CpG-ODN2216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CpG-ODN2216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极化作用,以及培养上清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 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与CpG-ODN2216共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改变,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释放水平.结果 CpG-ODN2216能刺激淋巴细胞向TH1、Tc1转化,对TH2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IL-2、IL-4和IL-10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G-ODN2216可以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向TH1、Tc1极化,并诱导PBMC产生高水平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介导TH1型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
CpG寡核苷酸对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免疫刺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pG-ODN 2006和CpG-ODN 2216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B淋巴细胞抗原递呈相关分子MHC-I、MHC-Ⅱ及共刺激分子CD 80、CD 86表达的影响,探讨CpG-ODN对B淋巴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作用。方法CpG-ODN 2006、CpG-ODN 2216与健康人PBM C共培养48 h,用流式细胞技术以CD 19-P reCP“设门”其中B淋巴细胞,检测其表面CD 69、MHC-Ⅰ、MHC-Ⅱ、CD 80及CD 86的表达状况,并与未加CpG-ODN组进行比较。B淋巴细胞MHC-I、MHC-Ⅱ的表达量以几何平均荧光强度表示(M F I);CD 80、CD 86的表达量以阳性细胞百分率表示。结果CpD-ODN 2006和CpG-ODN 2216均显著提高B淋巴细胞CD 69、MHC-Ⅰ、MHC-Ⅱ、CD 80及CD 86的表达,与未加CpG-OD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pG-ODN 2216使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递呈相关分子的增加量更为明显。结论CpG-ODN能够提高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递呈相关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能增强B淋巴细胞递呈抗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在女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分别使用七氟烷与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女性患者60例,按住院号尾号单双号顺序依次分为A、B两个组,每组患者各30例,分别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以及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两组麻醉诱导用药和方法相同,A组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B组用异氟烷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记录患者临床数据情况。结果:就苏醒时间、质量等方面的比较,A组均明显优于B组(P<0.05),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运用七氟烷对患者实施麻醉,能够有效提升其麻醉后的苏醒质量,可缩短其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吴超  谭伦  林旭  万盛钰 《四川医学》2015,(4):452-455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与计算机导航系统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23例颈椎骨折脱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3D打印个体化椎弓根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组(导板组)12例,二维红外线引导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置钉组(导航组)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节段、神经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通过术后CT记录矢状面螺钉置入角(SSA)、椎弓根皮质与螺钉的关系(PSR)及置钉成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和导航组SSA分别为(3.7±0.9)°和(3.5±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和导航组置钉成功率分别为93.8%(45/48);和93.1%(4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3D打印个体化定位导板和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颈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均有较高置入准确率。个体化定位导板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更少,临床应用证实该方法完全可行,应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