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4年血培养病原菌,用 BIOFOSUN 微生物读数仪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2011-2014年,血培养标本1041份,病原菌144株,阳性率13.8%。其中革兰阳性球菌78株,占54.2%,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MRCNS 和 MRSA 检出率分别为75.6%和57.9%,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杆菌64株,占44.4%,主要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真菌2株,占1.4%。结论血液培养病原菌种类多,药敏差异大,临床应针对性个性化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的NK细胞和Treg细胞动态变化,分析与抗病毒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方法采用开放性、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入组2009年9月-2010年10月收治的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1例(初治组30例和无应答组11例)和健康对照(HC)者11例,初治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0.6~15 mg·kg-1·d-1治疗48周,无应答组给予PEG-IFNα-2a 1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15 mg·kg-1·d-1治疗72周;动态留取细胞和血清,进行HCV RNA、肝功能和NK细胞和Treg细胞的检测,分析与疗效相关的免疫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抗病毒治疗和24周随访,初治获得SVR者17例(56.7%),未获得SVR(nSVR)者13例;无应答组获得SVR者3例(27.2%),未获得SVR(RFP)者为8例(72.7%)。基线总体患者的NK细胞频率低于HC组,Treg细胞频率高于HC组;同时抗病毒治疗疗程中,初治获得SVR者24周NK细胞频率较基线和4周明显增加,Treg细胞频率较基线和4周明显下降;同时初治nSVR者Treg细胞频率24周时较基线和4周明显升高;无应答组再治疗仍未获得SVR者无论NK细胞频率或者Treg细胞频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NK细胞频率的降低以及Treg细胞频率的增加与HCV慢性感染有关;抗病毒治疗后NK细胞及Treg细胞的动态变化,可以预测抗病毒疗效:疗程中NK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Treg细胞频率的下降与疗效好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LA-B分子宽特异性抗原表位Bw4对丙型肝炎病毒(HCV)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有偿献血途径感染HCV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进行HLA分型.采用ELISPOT技术观察HCV非结构蛋白NS3、NS4及NS5诱导T细胞分泌IFN-γ反应.结果 86例HCV感染者中Bw4/4纯合子患者29例(33.7%)、Bw4/6杂合子患者38例(44.2%)、Bw6/6纯合子患者19例(22.1%).Bw4/4纯合子、Bw4/6杂合子、Bw6/6纯合子HCV病毒载量分别为(3.98±0.32) Log(IU/ml)、(5.22±0.29) Log(IU/ml)、(5.04±0.38) Log(IU/ml),3组比较,HCV病毒载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3).24例患者进行HCV非结构蛋白(NS3、NS4、NS5)诱导T细胞分泌IFN-γ反应,Bw4/4纯合子组HCV特异性T细胞反应率为50% (5/10),反应强度中位数为70 SFU/106 PBMC(0~2020 SFU/106 PBMC),非Bw4/4纯合子组中,HCV特异性T细胞反应率为14.28% (2/14),反应强度中位数为0 SFU/106 PBMC (0~200SFU/106 PBMC).两组比较,Bw4/4纯合子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非Bw4/4纯合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0),前者HCV特异性T细胞反应频率高于后者,差异接近有统计学意义(P=0.069).在Bw4/4纯合子组,HCV以NS5诱导的T细胞反应为主体,其反应频率为50% (5/10),非Bw4/4纯合子组,NS5反应频率仅为7.14%(2/14),两者比较差异接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 携带Bw4/4纯合子HCV感染者,病毒载量较低,HCV特异性T细胞反应较强.Bw4可能通过增强HCV特异性T细胞免疫,进而产生对抗HCV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泛昔洛韦并理疗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泛昔洛韦并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和TDP特定电磁波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并与泛昔洛韦、阿昔洛韦相比较.方法 135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3组,观察组(50例)用泛昔洛韦口服,每次250mg,每日3次,同时采用TENS、TDP特定电磁波分别患处治疗,每日1次,连续10d;对照A组(45例)口服泛昔洛韦,每次250mg,每日3次,连服10d;对照B组(40例)口服阿昔洛韦,每次200mg,每日5次,连服10d.结果 观察组的止疱、止痛、结痂、脱痂时间均较对照A组、对照B组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的止疱、止痛、结痂、脱痂时间较对照B组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昔洛韦并TENS和TDP特定电磁波联合应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作用协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后未上报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湖北省手术室护士进行现场调查,再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血液/体液暴露未上报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0~49岁的手术室护士(OR:1.64,95%CI:1.07-2.53)、没有接受过血液/体液暴露预防处置实践培训的手术室护士(OR:1.78,95%CI:1.36~2.32)以及皮肤黏膜暴露的手术室护士(OR:1.46,95%CI:1.16-1.84)选择不上报的可能性显著升高.结论:手术室护士血液/体液暴露上报率低,加强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及预防处置操作知识的培训有助于降低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LC)、乙肝肝癌(HCC)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至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变化研究提供线索,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40例CHB患者、40例LC患者、53例HCC患者,用Luminex技术检测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水平,并将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除TNF-α外,CHB组、LC组和HCC组Th1类IL-12、IFN-γ和Th2类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HB组中大部分Th1类和Th2类细胞因子都高于LC组和HCC组;HCC组中TNF-α细胞因子水平要高于CHB组、LC组。结论 CHB、LC和HCC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受到抑制,Th1/Th2平衡发生漂移,对HBV病毒的清除作用受到抑制。TNF-α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剖宫产产妇15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B组和C组术后双侧TAP分别注射0.25%、0.20%、0.15%罗哌卡因1.5mg/kg,并使用PCIA。观察和记录术后4、8、12、24和48h产妇VAS评分。并记录产妇镇痛满意率、镇痛泵按压次数及发生TAP相关并发症(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结果与C组比较,术后不同时点A组产妇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不同时点A组和B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组比较,A组和B两组产妇对镇痛满意率明显增加、镇痛泵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三组产妇未发生穿破腹膜入腹腔、腹壁严重损伤、感染出血、局麻药误入血管及局麻药中毒等TAP相关并发症。结论 0.20%以上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红蓝光联合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红蓝光照射治疗,每次20 min,每周2次,共4周,同时口服一清胶囊1 g,每日3次,共4周;B组:红蓝光照射治疗4周;C组:仅口服一清胶囊4周.结果 轻中度痤疮有效率及总有效率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红蓝光联合治疗轻中度痤疮效果明显、安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中药治疗疾病,疗效确切,效果肯定。近年来中药的不良反应报道的例数逐年增加,中药的不良反应已逐渐引起患者的重视。个别患者还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作为药学人员,应该在为患者中药服务活动中,让患者充分了解中药的不良反应情况,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利,减少医患矛盾,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联合益生菌(probiotics)对慢性荨麻疹(urticaria)患者血清IL-10、IFN-γ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用序贯法偶数组为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0%,而对照组为79.0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IFN-γ水平均有改善(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氯雷他定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IL-10、IFN-γ水平,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