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后的再妊娠结局。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的CSP患者随访并对其再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43.8±12.6)月,随访时间内有7例失访。有再生育需求的25例中20例自然妊娠24次,妊娠中包括6例复发性CSP,8例足月分娩女性围产期均未发生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子宫破裂及产后出血。结论:经UACE联合清宫术治疗后的CSP育龄女性拥有再次妊娠的机会,再妊娠结局包括宫内妊娠、稽留流产和CSP复发。妊娠至晚期的女性围产期结局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15例确诊为PCOS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病例组,15例月经周期正常的妇女为对照组。排卵后第7天(植入窗期)活检采集子宫内膜,免疫组化法测定子宫内膜中的ERα、ERβ、PR。结果 ERα、ERβ、PR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胞核中,细胞质中有少量表达,病例组ERα、ERβ、PR的OD值分别为0.187±0.033、0.100±0.026、0.276±0.042,对照组分别为0.311±0.046、0.224±0.044、0.165±0.018,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 PCOS不孕症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ERα、ERβ表达下调,PR表达上调,可能与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选择15例PCOS患者(PCOS组)和15例正常妇女(对照组),于排卵后第7天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学形态、胞饮突形态及其发育情况,行子宫内膜活检,测活检当天的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监测排卵当日的子宫内膜。结果PCOS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胞饮突的发育及丰富率相比,P均〈0.01;两组排卵日子宫内膜分型相比,P〈0.05;植入窗期PCOS组血清E2/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胞饮突表达下降,可能与E2/P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辅助生殖技术(ART)单胎妊娠女性围产期母婴结局与自然妊娠女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34例ART单胎妊娠女性(ART组)和20 906名自然妊娠单胎女性(自然妊娠组)围产期妊娠结局,分别比较两组间母婴 围产期并发症差异,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前置胎盘、早产、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等,新生 儿结局如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新生儿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性别比。结果:ART组较自然妊娠组GDM(χ2=67.978,P=0.000)、前置胎盘(χ2 =27.565,P=0.000)、早产(χ2=11.874,P=0.001)、剖宫产分娩(χ2=92.042,P=0.000)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 加。ART组较自然妊娠组低出生体重儿(χ2=13.534,P=0.000)、巨大儿(χ2=8.328,P=0.004)、新生儿转入 NICU(χ2=5.763,P=0.016)的发生风险均显著增加。结论:与自然妊娠女性相比,ART单胎妊娠女性母婴不良围产 结局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和骨桥蛋白(OPN)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方法选取15名典型PCOS患者(其中7例为自主排卵,8例为促排卵)为PCOS组,同期选择15例月经周期规律妇女为对照组。阴道超声监测排卵,排卵日测定子宫内膜分型及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植入窗期的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骨桥蛋白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内膜活检当天的血清雌二醇(E2)和孕酮(P)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植入窗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OPN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两者之间不伴有比例的失调;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内膜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2/P比值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COS患者植入窗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OPN表达均下调,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影响了胚泡着床。  相似文献   
6.
人类胚胎着床的关键在于具备着床能力的胚胎和接受能力的子宫内膜同步。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胚胎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子宫内膜容受性成了研究的焦点。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严格的时空特异性,其机制目前尚未明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胞饮突(pinopode)的出现,其形成需要诸多分子的参与调节,包括卵巢甾体激素、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免疫分子、骨桥蛋白、脂类及其他生化分子等。本文就子宫内膜容受性特征性标志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及其改善措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了胚胎的成功着床。因此,如何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价和相应的改善措施以提高妊娠率,是世界生殖医学系统研究的焦点。本文分别从形态学、超声学和分子生物学三个角度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做出了评价。激素调节、抗凝剂的使用和中医中药等药物干预方法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此外,机械刺激和对输卵管积水的患者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对提高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或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治疗后患者肿瘤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生殖中心的患者,比较IVF/ICSI组与IUI组患者一般情况及肿瘤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恶性肿瘤患者13例,其中IVF/ICSI组10例(0.6%),IUI组3例(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7,P=0.476);不孕年限长者(≥5年)肿瘤发生率(1.3%)明显高于不孕年限短者(0.4%)(χ~2=4.633,P=0.042);高龄患者肿瘤发生明显高于年轻患者(χ~2=11.64,P=0.01)。结论:IVF-ET较IUI助孕未增加肿瘤发生率;不孕年限长及年龄大可能为肿瘤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