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其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俊娥  张向丽 《山东医药》2008,48(18):59-60
1997~2006年,山东侨联医院共实施剖宫产1 747例.前5 a剖宫产率为20.59%,后5 a为54.27%,二者相比,P<0.01;前5 a剖宫产指征顺位前三位分别为难产(54.41%)、臀位(10.29%)、胎儿窘迫(8.82%),后5 a为胎儿窘迫(30.91%)、难产(23.40%)、社会因素(15.63%),构成比中以胎儿窘迫及社会因素的上升为主;前5 a新生儿窒息率为8.87%,后5 a为3.78%,二者相比,P<0.01;前5 a围生儿病死率为10.67‰,后5 a为9.83‰,二者相比,P>0.05.认为10 a间剖宫产率显著上升,剖宫产指征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胎儿窘迫的诊断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大幅升高,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率上升也很明显;剖宫产率的上升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但对围生几病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程中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低危妊娠病例共3296例,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监护Ⅰ组1126例,采用间断性胎心电子监护;监护Ⅱ组842例。实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328例,采用单纯间断胎心听诊。对三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54%、12.11%、2.86%。两监护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窘迫诊断率升高,P〈0.05。②三组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73%、25.42%、12.56%和9.41%、9.98%、2.25%。两监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围生儿不良结局: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67%、2.49%、3.46%;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35%、4.51%、5.12%;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78‰、1.19%。、1.51‰。各组间比较,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监护Ⅰ组与监护Ⅱ组比较: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危妊娠产时应用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与单纯间断胎心听诊相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但并未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产时连续性胎心电子监护应用于低危妊娠与间断电子监护相比未发现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妊娠剧吐能导致孕妇发生重度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甚至死亡;偶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妊娠剧吐致食管贲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76例脑卒中患者中痴呆(VD组58例)与非痴呆(非VD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VD组比较,VD组受教育时间偏少,嗜烟及脑血管伴发疾病、脑卒中复发例数均较高(P〈0.01或0.05)。结论:VD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予以针对性预防和及时治疗,以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995年8月-2000年6月我科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4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最常见的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也可出现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腺、乳腺、淋巴结,甚至在手、臂、大腿等处,但罕见。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即特殊部位EMS的报道亦逐渐增多。下面就我院近10年收治的盆腔外EMS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较多,但合并呼吸系统疾患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8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生是一种多因素致病过程,其危险因素涉及到血管性因素、社会心理以及基因因素等多个层面,且血管性因素与VD的关系尚无一致的结论〔1,2〕。资料显示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冠心病史与VD有关,使VD的患病风险显著增高达2~5倍,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进一步确定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与VD的关系,并提出TIA和冠心病也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室扩大、脑萎缩及损害显著的正相关,但低血压也可导致白质损害。曾有少数文献报道贫血可能是VD的危险因素之一〔3〕。N5,N…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