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体瓷厚度和不同烧结次数对Cercon氧化锆全瓷颜色的影响。方法:用氧化锆底瓷材料制作直径为12mm、厚度为0.8mm的圆盘状试件15个,表面涂塑体瓷。根据体瓷厚度的不同分为3组:0.5mm组、1.0mm组和1.5mm组,每组5个。严格按厂家规定的饰面瓷烧结程序对氧化锆试件反复烧结,分别于烧结1次、3次、5次、7次后使用Easyshade电脑比色仪对氧化锆试件的色度学参数进行测量,记录所得L^*、a^*、b^*值。并计算色差△E:△E=[(△L^*)^2+(△a^*)^2+(△b^*)^2]^1/2。结果:随着体瓷厚度的增加,L^*值显著下降(P〈0.05),a^*和b^*值显著上升(P〈0.05);随着烧结次数的增加,0.5mm厚度组和1.0厚度组L^*值明显增大(P〈0.05),而1.5mm厚度组未见明显差异;3组的a^*值均明显减小(P〈0.05),颜色向绿色偏移;1.0厚度组和1.5mm厚度组b^*值明显增大(P〈0.05),颜色向黄色偏移,而0.5mm厚度组b^*值未见明显差异。不同体瓷厚度的△E值均〉3,而同一厚度下不同烧结次数后的两两比较,△E值均〈3。结论:Cercon氧化锆全瓷体瓷厚度增加后明度下降,色调趋向变红、变黄;随着烧结次数增加,明度增加,颜色向绿色、黄色偏移,但肉眼难以察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4种黏结剂对氧化锆全瓷嵌体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向阳医院口腔科新鲜拔除的上颌第三磨牙40颗,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颗,制备V类洞形。4组离体牙分别采用全酸蚀黏结剂AdperSinglebond2(A组)及自酸蚀黏结荆ClearFilSEBond(B组)、MultilinkSpnnt(C组)和AdperEasyOne(D组)黏结氧化锆全瓷嵌体,修复后离体牙经冷热循环后行2%亚甲基蓝染色,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微渗漏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在铪壁,c组微渗漏明显高于A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龈壁,c组微渗漏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结剂ClearFilSEBond和AdperEasyOne的封闭能力较好,且较全酸蚀黏结剂操作简单方便,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对烧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合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GF-Ⅰ)的影响.方法 以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九七医院南京军区烧伤治疗中心治疗的87例烧伤患者及20名健康者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的烧伤面积,抽取其在伤后2周及创面痊愈后的静脉血,伴有PA感染的患者还抽取感染期静脉血;健康者抽取清晨静脉血,用QuantibriteTM PEbead试剂盒检测标本γδT细胞IGF-Ⅰ的表达.根据是否感染PA,将烧伤患者分为感染组(n=8)及未感染组(n=79),比较烧伤面积与PA感染之间的关系;将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γδT细胞IGF-Ⅰ的表达在3组间的差异,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结果 感染组的平均烧伤面积明显大于非感染组,即PA感染与烧伤面积关系密切,PA可减少烧伤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合成IGF-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显著(r=-0.906,P=0.017).以烧伤面积(X1)、PA感染(X2)作为自变量,以感染期γδT细胞IGF-Ⅰ合成水平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5.553+0.219XI-0.165X2.结论 PA抑制γδT细胞合成IGF-Ⅰ,这是烧伤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由于γδT细胞合成的IGF-Ⅰ在全身起作用,说明局部创面的PA感染能成为全身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等氮、等热量的全胃肠外营养10 d,治疗组氨基酸中0.5 g/kg由谷氨酰胺提供,同时静脉注射乌司他丁1周。检测治疗前1 d及治疗后10 d的内毒素(LPS)、TNF-α、IL-2、IL-6和IL-10。结果治疗后10 d,治疗组中LPS、TNF-α、IL-6下降,IL-2、IL-10升高,而且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联合使用谷氨酰胺及乌司他丁较单纯营养支持更能有效的减轻烧伤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强脉冲光照射兔皮肤后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照射兔皮肤后的组织学变化,为临床提供参考信息。方法:用34J/cm^2的强脉冲光对10只兔四个部位分别进行1.2、3、4次照射,术后第1、7、15、30、60、90天行切片观察。结果:一定能量的IPL能治疗光老化,并不引起严重炎症反应;IPL可使表皮层增厚,引起的胶原纤维增生可持续3个月以上。结论:光子嫩肤术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光老化,其效果可超过3个月,但它也是一种创伤性刺激。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寻找电烧伤创面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电烧伤后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的病人总结分析.结果:使用负压封闭引流后,创面消肿快,感染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并发症少.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重度电烧伤的创面处理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超声波技术治疗颜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波治疗仪的特定声波强度,对60例颜面部皮肤老化者进行治疗。颜面部皮肤老化的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每隔一天治疗一次,观察临床效果。针对每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并做好记录,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结果本组患者60例,其中额部皱纹:显效12例,有效36例,无效12例;鱼尾纹:显效15例,有效36例,无效9例;眉间皱纹:显效6例,有效42例,无效12例。无一例出现面部红斑及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超声波皮肤治疗仪能改善面部皮肤松弛与老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患者无痛苦,易于接受,是目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技术治疗腰腹部肥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超声技术体外治疗腰腹部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超声特定声波强度对60例腰腹部轻中度单纯性肥胖的就医者进行治疗,针对每例就医者治疗前后腰围测量及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估。结果:显效3例,占5%;有效39例,占65%;无效18例,占30%。结论:使用超声波皮肤治疗仪治疗腰腹部肥胖,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就医者无痛苦易于接受,是目前值得推广的局部减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红斑反应与理想光子嫩肤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红斑反应与理想光子嫩肤术的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34 J/cm2的强脉冲光,对10只兔子(4个部位)分别照射1、2、3、4次,记录出现红斑反应的照射次数,术后第15天观察治疗部位切片,记录使皮肤真皮胶原蛋白增生的照射次数.结果 红斑反应的阈刺激照射次数是(2.60±0.52)次,真皮胶原蛋白增生的阈刺激照射次数是(3.00±0.67)次.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IPL致红斑反应的能量大小,与理想光子嫩肤术所需的能量接近.  相似文献   
10.
骨软骨瘤,又称外生骨疣位于腓骨上端所致下肢痛,尚未见报道。因其临床表现与坐骨神经痛相似,如不掌握其特点,临床常难以及时作出明确诊断,易延误治疗。现将笔者在临床所遇的三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