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激光削薄透明带对体外培养昆明小鼠囊胚形成和孵出的影响。方法激光孵化组为应用1.48μm二极管激光对186枚2细胞期昆明小白鼠胚胎实施透明带削薄处理;对照组不削薄透明带,在离胚胎一个直径处发射激光。比较两组囊胚形成率、孵出率、完全孵出率、透明带厚度和胚胎直径。结果激光组和对照组的囊胚形成率分别为73.7%(137/186)和71.6%(53/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的孵出率(86.9%,119/137)明显高于对照组(71.7%,38/53,P〈0.05);囊胚嵌顿率(74.8%,89/119)明显高于对照组(23.1%,9/38,P〈0.001)。结论激光辅助孵化对体外培养昆明小鼠囊胚形成无不良影响且可以提高囊胚孵出率,但囊胚嵌顿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监测超促排卵妇女子宫内膜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9个体外受精/卵浆内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周期自超促排卵的第1天开始,每日或隔日用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的厚度、类型、蠕动幅度至肌注HCG日。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指导取卵后黄体功能支持治疗,回顾性分析超促排卵妇女子宫内膜变化与妊娠的关系。结果:肌注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之间妊娠率差异无显著性。小蠕动妊娠率为62.8%,较大蠕动、中蠕动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子宫内膜蠕动幅度小时妊娠率高,取卵后根据子宫内膜变化个体化支持黄体功能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孕激素联合HCG PCO动物模型进行评估。方法给24日龄雌性SD大鼠皮下埋植孕酮硅胶棒,2 d后再连续9 d皮下注射低剂量HCG,观察卵巢形态、血清激素含量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卵泡闭锁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卵巢重量、体积增加,卵巢呈多囊性改变,卵泡颗粒细胞减少而膜细胞层增加,颗粒细胞凋亡及卵泡闭锁增加,血清中孕酮、睾酮明显增高,而雌二醇变化不明显。结论此动物模型卵巢病理改变及血内分泌改变与PCOS病人相似,可以作为多囊卵巢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常规体外受精后完全不受精患者的病因及精子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常规体外受精(IVF)后出现完全不受精的病因及精子参数,探讨体外不受精的相关原因。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7年8月期间选择原发性不孕3年以上、在我中心接受2次宫腔内人工授精未孕、具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适应证者,首次接受助孕的35个周期。为避免常规IVF失败导致无胚胎移植,对取出的卵子同时行常规IVF和卵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结果发现有18个周期常规IVF后完全不受精(称不受精组),17个周期常规IVF和ICSI后均有受精(称受精组)。结果两组相比,在不受精组,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受精组,分别为(72.59±19.76)%,(54.06±20.92)%;男方不育因素显著多于受精组(分别为44.44%,17.65%)。进一步分析两组男方不育病因发现,不受精组畸形精子症伴少或弱精子症因素显著高于其它男方因素(分别为81.25%,16.67%)。结论在原发性不育症中,畸形精子症是完全不受精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原发性不育3年以上、男方两次以上精液常规分析及形态学检查均为畸形精子症同时伴少或弱精子症时,应直接采用ICSI助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汤对多囊卵巢大鼠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多囊卵巢大鼠病理模型为研究对象,运用光镜、放射免疫、免疫组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观察补肾活血汤对多囊卵巢大鼠内分泌、卵巢形态学、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补肾活血汤能明显降低多囊卵巢大鼠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囊状扩张卵泡比例及卵巢凋亡颗粒细胞数.结论:补肾活血汤明显改善了多囊卵巢大鼠的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形态学的异常,抑制多囊卵巢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局部血管形成的影响和抗血管形成作用。方法:制作Wistar大鼠EMs动物模型,4周后将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姜黄素低剂量组及姜黄素高剂量组5组,持续用药28d,SP免疫组化法测定在位内膜和异位组织灶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测定局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量的表达。结果:姜黄素治疗模型大鼠EMs,4周后异位组织中MVD和VEGF蛋白量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位内膜中MVD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姜黄素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EMs异位组织的增生。结论:姜黄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组织中MVD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姜黄素有望成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抗血管形成治疗的新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降调节第30天的血清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的相关性,探讨BMI对垂体降调节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7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卵泡期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浅搔刮对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有益影响。方法对不孕症患者行IVF-ET或FET 188个周期,在胚胎移植当周期月经第3~5天行子宫内膜浅搔刮,按不同内膜浅搔刮原因,病理结果及助孕方案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临床妊娠率。结果内膜薄患者浅搔刮后妊娠率最高达60%,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检结果中正常增生内膜组妊娠率75%为最高,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炎患者妊娠率较低,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VF组妊娠率比FET组稍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浅搔刮术可作为提高临床妊娠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控制性卵巢刺激(COS)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清孕酮(P)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以及血清P水平影响IVF-ET妊娠率的机制。方法选择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治疗的17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检测COS前1d、COS第4天、第6~7天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4个时间点的血清P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值对助孕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设定一个血清P的临界值,观察≥临界值组和临界值组的各项临床指标,分析血清P水平通过何种途径影响助孕治疗的结局。结果COS前1d、COS第4天、第6~7天和HCG注射日4个时间点P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7(P=0.398)、0.540(P=0.363)、0.629(P=0.025)、0.635(P=0.002)。HCG日P=7.925nmol/L时,预测助孕治疗结局的灵敏度是40.0%,特异度是78.8%。P≥7.925nmol/L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P7.925nmol/L组(P0.05),两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CG注射日P水平升高(P≥7.925nmol/L)导致IVF-ET妊娠率下降。HCG日P水平升高对卵母细胞质量、胚胎质量没有影响,可能通过影响子宫内膜的容受性而影响助孕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孕酮(P)值的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探讨引起COS过程中血清P升高的相关因素,以便制定控制P升高的相应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GnRH-a长方案治疗的175例患者,检测入组患者COS过程中注射Gn前1天、注射Gn第4天、注射Gn第6~7天和HCG日4个时间点的血清LH、E_2、P值,分析LH、E_2、P值的趋势变化;利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LH与P以及E_2与P的相关性。结果 COS后期E_2和P有同步升高的趋势;HCG日E_2与P呈显著性正相关(r=0.404,P=0.000);HCG日LH与P呈显著性负相关(r=-0.287,P=0.000)。结论适当提高LH的水平可能会使P升高得到控制,而COS过程中控制Gn用量可能会通过血清E_2水平缓慢升高从而控制P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