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84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淋巴结是卵巢癌重要的转移途径,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总转移率高达40%~62%[1],因此卵巢上皮性癌的手术治疗中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占有重要地位,恰当掌握手术指征,手术切除的规范性和彻底性常常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以美国NCCN(The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指南[2]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切除淋巴结,提出了被很多医生普遍接受的原则是:早期卵巢癌  相似文献   
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常见的妇科良性疾病,但其具有如侵袭生长、远处转移和易复发等恶性生物学行为。众多研究从遗传、分子、发生率等多层面验证了EM和与Ⅰ型卵巢癌密切相关。除了年龄、病程、月经和生育情况等因素,EM的恶变还与炎症和基因突变相关。恶变的患者具有年轻、诊断期别早、铂类敏感性和手术满意率较高、生存预后较好的特点。本文从流行病学、组织病理、非典型EM和临床诊治方面进行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EM恶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为EM恶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在复发性卵巢癌治疗中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目前大量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无肉眼残留病灶的二次肿瘤细胞减灭术能改善部分复发患者的生存期。该文探讨了手术治疗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并发症、适宜人群、病人转归及特殊部位复发灶的手术治疗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黏液性癌的临床特点,寻求恰当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4例卵巢黏液性癌和108例非黏液性癌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残留病灶、化疗反应率,比较生存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黏液性癌患者FIGO分期早(P=0.001)、肿瘤分级低(P=0.000)。两组患者的年龄没有差异,Ⅲ~Ⅳ期患者的手术满意率无差异(P=0.453)。黏液性癌组与非黏液性癌组初治时对紫杉醇+卡铂的化疗反应率无差异(63.2%vs 85.2%,P=0.212),黏液性癌组的耐药病例似乎与肿瘤分期、手术满意度无关,而且复发后耐药率明显升高至60%。黏液性癌组和非黏液性癌组患者的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22个月vs 17个月,P=0.393)和中位总生存期(OS)(22个月vs 37.5个月,P=0.670)无差异。Ⅰ~Ⅱ期黏液性癌与非黏液性癌两组患者中位PFS(37.5个月vs 44个月,P=0.304)和OS(49个月vs 45个月,P=0.621)亦无差异。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的Ⅲ~Ⅳ期患者,黏液性癌组中位PFS比非黏液性癌组短(12个月vs27个月,P=0.003),中位OS也缩短(18个月vs 45个月,P=0.044);不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的Ⅲ~Ⅳ期患者两组中位PFS(7.5个月vs 16个月,P=0.533)和中位OS(18个月vs 33个月,P=0.192)无统计学差异。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因素包括肿瘤病理类型、FIGO分期和手术满意度;而影响总生存期的因素只有手术满意度。结论:卵巢黏液性癌是上皮癌的一个独立类型,晚期黏液性癌患者比非黏液性癌预后差,化疗耐药可能是预后差的原因,需要筛选有效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12例就诊于妇科,6例就诊于血管外科;中位数年龄为45岁,主诉以月经改变、腹痛及运动后黑朦为主。术前影像学检查如彩色超声、MRI、CT、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初步提示该疾病,8例术前提示此诊断。18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血管外科就诊的患者中2例行盆腔肿物切除术,4例行下腔静脉(心房)病变切除术,妇科手术范围包括7例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7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既往曾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术中切除子宫外病灶后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1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中均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术后经病理明确诊断。术后均未药物治疗,平均随访34.7个月,一例患者术后1年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复发病灶并切除双侧输卵管卵巢后随访无复发。结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术前诊断较困难,影像学检查有辅助诊断价值。手术为主要治疗方式,无生育要求者建议切除全子宫及双侧附件。  相似文献   
6.
患儿 女,2岁,6个月前患儿家长无意中发现外阴部包块,大小约3 cm×3 cm,当时患儿无腹痛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6个月来肿块逐渐增大,遂来本院检查.查体:一般情况可;外阴部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6 cm×6 cm,活动度差.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 20.48 ng/mL.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和粪常规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卵巢癌干细胞在卵巢癌发生、化疗耐药和复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传统治疗对减小肿瘤体积有效,但是治疗后留下的卵巢癌干细胞成为卵巢癌复发和难治的根源。兼顾卵巢癌干细胞和普通肿瘤细胞的治疗策略才能真正有效治疗卵巢癌。对卵巢癌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调控机制的了解是研究卵巢癌干细胞靶向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MRI(high-resolution MRI,HRMRI)判定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程度与脑MR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评价脑供血的价值.方法 对30例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行HRMRI以判定单侧MCA狭窄程度,并行MRI PWI检查,得出患侧和镜像侧灌注参数,包括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BCF)、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HRMRI判定MCA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或闭塞14例;30例灌注均出现异常,rCBF、rMTT、rTTP灌注参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CA中度、重度狭窄或闭塞组狭窄率与rMTT延长百分率之间呈正相关(r=0.897、0.829,P<0.01).结论 HRMRI对MCA狭窄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联合PWI评估脑供血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联合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患者骨痛、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收集POP合并有明显腰背痛和/或髋膝部疼痛的患者80例,其中男28例,女52例。年龄65~87岁,平均(70±1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先用阿仑膦酸钠联合PEMFs治疗8周,此后采用阿仑膦酸钠连续治疗12个月,对照组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12个月,2组均每日服用氨基酸螯合钙胶囊胶囊2000mg/d(含元素钙460mg,维生素D3400IU)。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8周分别测定患者视觉模拟痛疼评分(VAS),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腰椎及股骨颈BMD测量。结果①治疗组治疗1、2、4、8周后,骨痛平均缓解率分别为46.72%69%84.72%93.45%,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股骨颈BMD平均提高率分别为8.61%、6.4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PEMFs治疗可进一步提高POP患者的BMD,快速缓解骨痛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一、病例摘要 患者,女,54岁,主因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尿频1年,腰痛在外院CT行提示盆腔肿外物1周,为进一步就诊入院。即往史:曾患肺结核已治愈,慢性高血压20年。G2P2。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腹部略隆,下腹部可触及10cm×9cm包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