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川崎病急性期细胞因子及T细胞功能临床研究(附39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川崎病(KD)急性期细胞因子及T细胞功能的变化.方法 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长春市儿童医院内科住院的KD患儿共39例,用ELISA方法测定急性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γ干扰素(γ-IFN)含量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例确诊为KD患儿急性期血浆CD3、CD4、CD8百分数.结果 KD患儿急性期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γ干扰素水平分别(11.69±3.01)ng/L、(89.25±26.28)ng/L和(31.18±15.34)ng/L,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5、<0.001和<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与末梢血白细胞总数呈明显正相关(rIL-1β=0.887、rTNF-α=0.875)与C-反应蛋白也呈正相关(rIL-1β=0.643、гTNF-α=0.736);急性期T淋巴细胞CD4百分含量增高(30.6±8.96)、CD8百分含量减少(23.3±6.25)、CD4/CD8比值明显增高(1.3±0.06);左冠状动脉大小与γ-IFN含量,前降支大小与TNF-α、IL-1β、γ-IFN含量具有明显直线关系.结论 川崎病急性期存在T淋巴细胞调控网络失衡.了解细胞因子在KD发病中的作用,对于KD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T细胞免疫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时细胞免疫功能及一些细胞因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方法 2003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KD患者52例、热性对照42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三组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川崎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其中川崎病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发病第1-11天)与亚急性期(发病第11-21天)各检测一次。结果川崎病急性期T淋巴细胞CD4无明显变化,CD8比例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增高(P〈0.01);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MIFI、L-6、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P〈0.01);川崎病患儿亚急性期血清MIFI、L-6、TNF-αI、L-1β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P〈0.01);川崎病同一个体不同病程期间,血清MIF和IL-6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急性期患儿二者呈正相关(r=0.87,P=0.017)。结论川崎病急性期细胞免疫系统处于活化状态,活化的T细胞分泌高浓度的炎性细胞因子如IL-1I、L-6、MIF和TNF-α等,引起一系列的血管炎性改变和脏器损伤。检测血清MIF和IL-6水平,可望作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韩云坤 《吉林医学》2007,28(5):699-7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1967年川崎首先报道,其属于一种急性发热性、多系统性的儿童疾病,目前病因不明,好发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肿胀和膜状脱皮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1999-2008年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了解吉林省近10 a来川崎病(KD)的发病、分布、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由吉林省KD流行病调查协作组制定统一的KD流行病调查表,发至全省有儿科病床的县市级以上医院,对1999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住院的KD患儿进行填表调查。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表回收率93.75%,10 a间8个地区32家医院共报告确诊KD患儿577例。1999年为18例,而2008年达122例,确诊KD的病例数呈逐年增高趋势。男382例(66.2%),女195例(33.8%),男女之比为1.96 1;发病年龄为(2.67±2.37)岁(58 d~14岁),最大为14岁,5岁以下512例(88.73%)。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后遗症者14例,占患者总数的2.4%,男女之比为3.67 1。发病年龄越小,心脏后遗症的发病率越高。后遗症以冠状动脉扩张为主。就诊距起病时间为(7.58±4.63)d。其中有4个少数民族共50例患儿,占8.7%。全年均可发病,其中5-7月份和11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急性期冠状动脉改变占63.26%;复发率占0.5%,急性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吉林省KD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发病年龄和性别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诱发或合并过敏性紫癜(HSP)的可能性及其特征,特别是儿童神经母细胞瘤合并HSP。方法通过对1例以间断皮疹为主诉的患儿进行腹部影像学检查及肿瘤术后病理活检,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岁男孩临床表现为过敏性紫癜混合型,腹部超声和核磁示右腹膜后肿瘤,手术切除后病理证实为神经母细胞瘤。结论已知恶性肿瘤确实可以诱发或合并HSP,特别是在老年男性HSP患者较为多见,应常规进行筛查以除外隐性肿瘤可能,本文现首次报道了1例神经母细胞瘤并发HSP的儿童患者,提示儿童恶性肿瘤也可以诱发或合并HSP,临床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6.
川崎病(kawasak i d 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由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次报告的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发热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日趋增多。其临床表现各异,症状出现时间不一,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若急性发热期未被认识往往引起严重心脏并发症。我们对本院1998年1月~2004年7月之间收治的51例川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1例,均为1998年1月~2004年7月之间收入院的患儿,男30例,女21例,男∶女=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的临床特征, 提高临床医生对MIS-C的认识。方法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全国9家医院收治的64例MIS-C患儿为研究对象, 对患儿临床特征、辅助检查、治疗决策及预后资料进行回顾和描述性分析。结果 64例MIS-C患儿中男36例、女28例, 发病年龄2.8(0.3, 14.0)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炎症指标升高及多系统受累表现。43例(67%)患儿同时累及3个系统以上, 其中皮肤黏膜60例(94%)、血液系统52例(89%)、循环系统54例(84%)、消化系统48例(75%)以及神经系统24例(37%)等。皮肤黏膜损伤包括皮疹54例(84%)、结膜充血和(或)唇潮红45例(70%);血液系统受累常见凝血功能异常48例(75%)、血小板减少症9例(14%)、淋巴细胞减少8例(13%);心血管损伤主要影响心脏功能, 其中合并低血压或休克11例(17%), 合并冠状动脉扩张7例(12%);36例(56%)患儿出现消化系统症状, 23例(36%)患儿合并神经系统症状。45例(70%)患儿采用免疫球蛋白联合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4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分为2组,新型鼻塞CPAP组(nCPAP)26倒,采用新型鼻基CPAP仪(Infant flow CPAP,VIASYS Heahhcare美国)治疗,水封瓶CPAP组(bCPAP)16例,比较分析2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nCPAP组治疗成功率为84,62%(bCPAP组为43.75%),治疗失败率为15.38%(bCPAP组为56.25%),治愈率为76.92%(bCPAP组为37,5%),病死率为3.85%(bCPAP组为18.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新型鼻塞CPAP比简易水封瓶CPAP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川崎病患者不同疾病时期血清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二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川崎病患者52例、其他热性对照42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三组血清MIF和IL-6水平,其中川崎病患者分别于急性期(发病第0-2周)与亚急性期(发病第2-4周)各检测一次.结果 川崎病患者血清MIF和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热性对照组,尤以急性期最为显著(P<0.01).川崎病同一个体不同病程期间,血清MIF和IL-6水平有很好的相关性,特别是急性期患儿二者呈正相关(r=0.87,P=0.017).结论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MIF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可望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蓝芩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冰  韩云坤  张新朝 《当代医学》2012,18(14):139-141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对手足口病普通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长春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门诊诊断的240例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80例,在常规退热等对症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蓝芩口服液、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蓝芩口服液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及总有效率与利巴韦林气雾剂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联合治疗能明显缩短退热时间、疱疹和皮疹消退时间,提高总有效率(P<0.05),联合治疗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手足皮疹消退时间分别为2d、3d和4.5d左右,而单一治疗组和对照组相应时间分别为3.5d、5d和6d左右。两种药物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