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乙肝病毒DNA(HBV-DNA)水平联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生物学行为。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驻马店市中医院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10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ALT、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及HBV-DNA水平、观察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LT、AST、GGT及HBV-DNA水平、观察组不同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G1级组、G2级组、G3级组、G4级组)血清ALT、AST、GGT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ALT、AST、GGT及HBV-DN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ALT、AST、GGT及HBV-DNA水平高于中度组,且中度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4级组血清ALT、AST、GGT水平高于G3级组,且G3级组高于G2级组,G2级组高于G1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T、AST、GGT及HBV-DNA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发生、发展间密切相关,采用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可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诊断与病变程度、炎症程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儿童钙化性纤维性肿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介绍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钙化性纤维性肿瘤好发于儿童软组织内.形态上以大量胶原为主,少量纤维细胞.散在钙化小体,多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结论:儿童钙化性纤维性肿瘤是一种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的软组织肿瘤。是不同于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良性纤维母细胞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皮内针治疗小儿遗尿8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建瑞  张本芳 《中国针灸》1999,19(10):608-608
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皮内针治疗小儿遗尿80例,同时设针刺组及埋线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选择门诊病例170例,排除各类脑、脊髓病变。分为皮内针组(治疗组)80例,针刺组50例,埋线组40例。治疗组80例中,男53例,女37例;针刺组男31例,女19例;埋线组男22例,女18例。3组病例中年龄最小3岁,最大14岁。3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上无明显差异,均具可比性。2 治疗方法2.1 取穴 关元、肾俞、三阴交、太溪。2.2 操作方法 (1)皮内针组:选用麦粒型皮内针,常规以酒精消毒皮肤,对准穴位,沿皮下速刺入1cm,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原发于直肠及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90例原发于直肠及肺神经的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其中原发于直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3例,原发于肺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7例,通过对90例患者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合预后的随访,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原发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3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经过诊断,典型类癌32例,不典型类癌6例,小细胞癌5例;其中有9例发生了淋巴结转移;39例患者进行了根治性手术,4例行姑息放化疗。原发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47例,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3例;其中肿瘤位于左肺的15例,右肺的25例,中央型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12例。对原发于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影响患者的预后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原发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类、淋巴结转移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于直肠及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预后总体较好,但不同的病理特征预后差别较大,一旦发生淋巴结转移,生存率极低。  相似文献   
5.
2005年2月~2008年12月对188例术中的病例进行了印片细胞学诊断,并与石蜡切片诊断对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这188例印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对照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疑难配血的原因,以便寻找解决疑难配血的措施。方法分析62例疑难配血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发生疑难配血的原因,采用各种方法 ,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 62例疑难配血病历中,自身抗体与同种抗体是引起患者发生疑难配血的最主要原因,占80.6%,其他因素占19.4%。结论不规则抗体是引起临床配血不合最主要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采用各种试验方法加以甄别,给患者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才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对19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根据疾病的性质,将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结果分为良性病变、恶性肿瘤和非器质性病变三类。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越来越大,应尽早治疗,阻止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抗纤方对肝硬化纤维化影响的拓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中药抗纤方对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86例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对照组(182例)用常规西药治疗,如维生素类和保肝类药物,必要时用人血白蛋白等;观察组(18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服用中药抗纤方(主要成分:丹参、川芎、赤芍、柴胡、黄芪、党参、当归、鳌甲、莪术、茯苓、白术、虎杖、白花蛇舌草、砂仁、炙甘草等);疗程均为1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M)、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肝功能、乙肝病毒(HBV)标志物的变化;部分患者进行肝活检.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各指标下降更为明显(均P<0.01),停药4个月后肝纤维化指标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复常率(77.9%和5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1.8%和18.9%,均P<0.05);停药4个月后两组间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TBil复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HBV-DNA阴转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优于对照组(80.0%比51.0%,P<0.05).超声结果显示,观察组门静脉、脾静脉、脾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抗纤方抗肝硬化纤维化的疗效是肯定的,具有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力,抑制HBV及其复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肿物针吸细胞学(FNAC)形态学特点与细胞学的关系。方法:对349例乳腺肿物患者行FNAC检查,均获得术后明确病理诊断。结果:349例FNAC中,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为84.1%(148/176),特异性为94.0%(173/184),正确率为95.4%(333/349),假阳性率为2.7%(5/184),假阴性率为6.4%(11/173),总误诊率为4.6%(16/349)。结论:结合病史,临床触诊及穿刺针感对乳腺肿物做出综合判断,更有利于乳腺肿物FNAC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复习31例胃肠道间质瘤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对其临床病理资料和组织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瘤均有腹痛、贫血及占位性病变等症状.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独立疾病,明确诊断有赖于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