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唐定书教授采用自拟"防风消疹汤"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用方考究,选药精当,充分体现了传统中医"肺主皮毛"的理论,用药时还注意结合了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自2008年1月~2009年7月,采用自拟疣净汤治疗多发性跖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病例均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的患者,共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12~58岁;病程2~17月;所有患者均为多发性跖疣,疣体数目在5个或5个以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例1.女,20岁.因右侧面部肿胀伴疼痛1 d,于2009年5月19日入我科治疗.1 d前患者夜间睡觉时自觉右眉中部刺痛,未予特殊处理.数小时后发现右侧上眼睑疼痛、伴头痛,无明显发热、恶心、呕吐、乏力等,遂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4.
<正>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至今病因不十分清楚,与遗传、感染、代谢、内分泌等因素有关[1]。银屑病以皮肤上出现边界清楚的红色斑丘疹、斑块,表面覆以多层银白色干燥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珠样出血点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及红皮病型4类[2]。寻常型银屑病是以发生在四肢伸部,特别是肘部、膝部和尾骶部最为常见,常呈对称性,其临床多以蜡滴现象、薄膜现象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1岁.因右小腿伸侧反复糜烂,全身散在红斑、丘疹2年,于2009年6月25日来本院诊治.患者2年前右小腿伸侧不慎被破碎的体温表刺伤,未予重视.数天后破损处周围红肿、破溃,有少量渗液,全身散发大小不一的红色风团伴瘙痒.  相似文献   
6.
目的纯化沙眼衣原体LpxA蛋白并制备抗Lpx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LpxA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LpxA基因,以pET28a质粒为载体,构建表达质粒pET28a-LpxA,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利用IPTG诱导含有6*His的融合蛋白表达,并使用Ni 2+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以纯化的His-LpxA蛋白作为免疫原,经背部皮下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体与His-LpxA蛋白的反应以及使用ELISA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滴度。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28a-LpxA构建成功,融合His-LpxA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8kDa,能够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约为95%,免疫新西兰兔后,抗血清能够识别重组的His-LpxA蛋白,其滴度大于1∶10 240。结论成功纯化了LpxA蛋白和制备了抗血清,为研究LpxA蛋白的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施斌  熊慧萍  穆迎涛 《河北中医》2012,34(3):361-362
湿疹是一种具有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倾向湿润、反复发作及易成慢性等特点的皮肤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1].慢性湿疹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致,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2].2006 - 10-2010 -04,我们采用止痒方泡洗治疗慢性湿疹9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赵冰  穆迎涛 《河南中医》2009,29(10):1026-1026
引起痤疮的病因可归纳为"郁"、"热"、"湿"三字,其中"郁"包括气郁、阳郁、湿郁、火郁、血郁,治疗可采取行气、通阳、化湿、清热、活血之法。"湿"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病因,病情常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或多发于暑湿季节,或多发于嗜食肥甘厚味之人,所以治疗当以清热除湿为主,防止湿热胶结为患。"热"多见于痈疽疮疖等皮肤外科疾病,包括痤疮,其中痤疮合并感染粉刺有脓头者,热毒壅盛的病机尤为突出,所以治疗当重视清热解毒之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