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2.
单臂外固定支架是近年来深受骨伤科医师青睐的外固定器械,它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以及多功能承载和多方向调节矫正等诸多优点。特别适合治疗内固定失败的骨不连和陈旧性骨折伴创面感染、软组织严重挫伤的开放性骨折以及严重粉碎的闭合性骨折。我科自1994年12月至...  相似文献   
3.
1980~1985年间,江苏名老中医许钜材先生(已故)采用内服皂角刺煨老母鸡汤,外上蜈蚣粉的方法治疗慢性附骨疽27例,均在短期内获愈(最短17天,最长72天)。X线复查:病灶得到控制,患骨密度增加,骨干增粗,死腔和死骨消失。其中发于股骨者9例,胫骨14例,肱骨2例,桡骨1例,拇趾1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1年。随访三年,复发3例。  相似文献   
4.
先师许钜材先生在治疗伤科疾病时擅用中药煎汤熏洗的外治法,每获良效。笔者在继承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证明该法对骨折、脱位、伤筋后期的组织修复以及痹证等疾患确有明显治疗效果。现将其在伤科临床中常用的熏洗方药作一简要介绍。一、方药组成许氏熏洗方1号处方:伸筋草、透骨草各10克,红花、三棱各6克,刘寄奴、川芎、络石藤、丝瓜络、海桐皮、香樟木各10克。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主治:骨折脱位,伤筋后  相似文献   
5.
阶段外固定法治疗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27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庆培 《中国骨伤》1997,10(2):38-38
自1982年~1994年应用手法整复、阶段外固定法治疗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27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77例中男159例,女118例;年龄8~74岁;左侧124例,右侧153例。均为中下1/3螺旋形骨折;闭合性骨折246冽.开放性骨折31例;伤后距就诊时间4时~9天.多为2~3天内就诊。治疗方法首先进行骨折手法复位(开放性骨折清创缝合、关闭伤口后闭合复位)。针对胫骨中下1/3螺旋形骨折远瑞向外侧移位且外族的规律.施行如下手法:患者个卧,膝微用.上下两助手分别握住膝和足部对抗牵引.术者拇指将远端问内侧推挤.余四指将近端…  相似文献   
6.
7.
小儿髋关节错骨缝又名“闪胯”、“溜髋”、“掰髋”等。现代医学称其为“外伤性髋关节滑膜炎”、“暂时性髋关节炎”、“一过性滑膜炎”等。临床表现为患髋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患肢假性延长并呈轻度外展外旋位。西医对该症除口服止痛片、贴伤解膏外,无其他特殊疗法。已故名老中医许钜材先生,继承八代祖传整骨理筋手法,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对伤科手法磨研颇深。我科从1986年3月至1989年3月,在门诊以许氏传统手法为主,共治疗小儿髋关节错骨缝110例,效果满意,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石庆培  张平 《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1):512-512
综合疗法治疗痹证型颈椎病155例石庆培张平江苏省高邮市中医院笔者自1989-06~1994-06,采用内服自拟颈复汤、外贴许氏Ⅱ号伤药粉,辅以颈椎牵引加功能锻炼,治疗痹证型颈椎病155例,取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5例,男71例,女84...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86年10月起,对筋膜骨瓣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治疗5例陈旧性骨折患者,分别于术后1~3个半月骨折愈合,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软组织损伤采用中药薰洗方治疗效果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方药介绍薰洗方1号处方:伸筋草、透骨草、海桐皮、路路通、络石藤、丝瓜络、香樟木、刘寄奴、川芎各10 g,红花、三棱、桂枝各6 g。功效:舒筋通络,活血止痛。薰洗方2号处方:威灵仙30 g,穿山甲、王不留行、昆布、皂角刺、乌梅、白芥子、生南星、地龙、生半夏、透骨草各10 g,红花、生马钱子各6 g。功效:化瘀软坚,通络止痛。薰洗方3号处方:花椒、陈艾、羌独活、海桐皮、防风、川芎、干姜、桂枝各10 g,生川乌、生马钱子、红花、细辛各6 g。功效:祛风散寒、温经止痛。薰洗方4号处方:鸡血藤、骨碎补、自然铜各30 g,千年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