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6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0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北十堰读者张某来信说:49岁,身体无大病,但有3种小毛病久治不愈。一是咳嗽十余年,痰多,清稀带沫,冬天重,有时喉咙发痒;二是患鼻炎两年,鼻涕多;三是有痔疮,大便困难,时有出血。请专家提供治疗妙方。答张某读者:根据您来信所说3种病情,结合我本人多年临床治病体会,认为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可供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王付 《家庭医学》2007,(9):57-57
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以及红斑性胃炎等)是常见多发病。笔结合临床辨治慢性胃炎。认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方法有清泻胃热、温中散寒、活血化瘀、理气解郁以及化痰和中等。慢性胃炎病变证机属于脾胃虚寒证最多.桂枝人参汤是治疗脾胃虚寒证比较理想方药。如曾某,男,惠慢性胃炎20年余,近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慢性胃炎急性发作。根据胃脘疼痛,恶食冷食,舌淡苔白略腻,以此而辨为脾胃虚寒证。给予桂枝人参汤加味6剂,用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又以前方治疗30余剂,并嘱咐病人平时应当重视饮食调护,不食寒凉。至今已年余,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3.
4.
5.
仲景论太阳病性质既有寒证如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又有热证如太阳温病证;阳明病性质,既有实热证,又有虚热证;既有虚寒证,又有实寒证;少阳病性质,主要论少阳胆热气郁证;太阴病性质,太阴病既有内伤杂病的,又有外感病所致的,还有正气不虚受邪而自我向愈的;少阴病性质,既有寒证,又有热证;既有轻证,又有危重证者,更有危重不可救治的,还有自愈证;厥阴病性质,既是一个独立的病如热利证,寒利证等是也,又是外感病的一个证型,并非是“外感病终末期”。  相似文献   
6.
王付 《中医药学刊》2004,22(9):1682-1683
《伤寒论》究竟有多少方剂?至今尚未有准确数字。目前,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认识是从高保衡等人于《伤寒论序》文中所言“除重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一种认识是从朱肱于《类证活人书》卷十二中所言:“张仲景伤寒方一百一十三首”。在中医药高等院校五版《伤寒论讲义》教材中其方剂索引数目是114方《缺文蛤散》;且在六版《伤寒论选读》教材方剂索引数目则是113方(少土瓜根  相似文献   
7.
经方 ,即仲景于《伤寒杂病论》中所创之方。临床果能以法用好用活经方 ,其治疗效果非同一般 ,用好经方除了经方组成用药准确 ,配伍巧妙 ,能切中证机外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即药物煎法、服法及药后护理 ,这些都关系到药物能不能最终发挥治疗作用。如果在煎法或服法或药后护理等某一环节未能恰到好处 ,都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有时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把仲景组方药物煎法 ,服法及药后护理上升为理论 ,指导于临床 ,具有重要意义。但当今诸多临床工作者 ,只注重药物选择 ,而未能对煎法、服法、药后护理引起足够的…  相似文献   
8.
王付 《中医杂志》2004,45(12):947-947
答: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主要有虫证腹痛,饮食积滞腹痛,受凉腹痛等等,在临床中小儿受凉腹痛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9.
“”字,《说文解字》曰:“目动也,从目闰也。”仲景辨证,除了别眼睑证之外,还将身体各部肌肉跳动证也归于证。眼睑证,古往今来,不懂医理的人多以迷信语之,殊不知证多是某些疾病欲发之先兆,也是某些疾病在某过程中的一种特有表现,身体肌肤证也是如此。仲景辨治明证较详,所涉证机软广,于此略举数端,浅析于次。1.病在牌:《灵枢·大惑论》曰:“肌肉(脾)之精为约束”。约束者,眼睑肌肤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曰:‘避真儒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素问·痿论》亦日:“脾主身之肌肉。”脾气焊阳和合,则肌肉皮肤随之。若…  相似文献   
10.
饥不欲食,医者多以脾胃阴虚立认,认为不尽其然,从阳明郁证,胸中痰实证论治厥阴肝热证,湿热中阻证论治,脾胃阴虚证几方面阐述了辨证饥不欲食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