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雄黄中砷对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以0.5%CMC-Na水溶液为混悬介质,实验组(0.3、0.9、2.7 g/kg)灌胃给予雄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CMC-Na,连续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2 w。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脑组织中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8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天冬氨酸、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甘氨酸、γ-氨基丁酸、牛磺酸)含量。结果:随着灌胃给予雄黄剂量的增加,大鼠脑组织中砷含量逐渐增加,说明雄黄中的砷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蓄积。给予雄黄2 w后,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雄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丝氨酸、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明显增加。中、高剂量雄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同型半胱氨酸、谷氨酰胺、丝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雄黄中砷可在脑组织蓄积,对大鼠脑组织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产生影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可能是雄黄毒性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雄黄中砷对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将32只4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以0.5%CMC-Na水溶液为混悬介质,实验组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0.3、0.9、2.7 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CMC-Na,连续灌胃4 w。采用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法测定脑组织中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随着雄黄灌胃剂量的增加,大鼠脑组织中砷含量逐渐增加,表明雄黄中的砷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蓄积。雄黄染毒4 w后,与对照组比较,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NE、DOPAC和DA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而5-HIAA有降低的趋势。结论:雄黄中砷可在脑组织蓄积,对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产生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可能是雄黄毒性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雄黄对大鼠脑组织中Glu和Gln水平的影响,探讨雄黄对大鼠神经系统的毒性。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5%CMC)及雄黄低(0.3 g/kg)、中(0.9 g/kg)、高(2.7 g/kg)剂量染毒组,连续灌胃给予雄黄混悬液6 w。采用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法测定脑组织中无机砷(iAs)、一甲基胂(MMA)、二甲基胂(DMA)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Glu和Gln含量。结果:雄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MMA、DMA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二甲基化率(SMI)降低。与对照组比较,雄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Glu含量显著降低(P0.05);Gln含量也有降低趋势,其中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降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雄黄染毒后可引起MMA、DMA在大鼠脑组织中蓄积,SMI水平降低,脑组织中Glu和Gln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雄黄对大鼠脑组织中谷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3 g/kg、0.9 g/kg、2.7g/kg雄黄剂量组,连续灌胃六周。采用氢化物发生-冷阱捕集-原子吸收法测定脑组织中无机砷、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结果:雄黄染毒6周后,大鼠脑组织中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和总砷含量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雄黄染毒组大鼠在给药剂量0.3~2.7g/kg范围内,脑组织中谷氨酸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雄黄代谢产物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可进入脑组织中,引起脑组织中谷氨酸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雄黄中砷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成12组,每组8只,以0.5%CMC-Na水溶液为混悬介质,雄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0.3、0.9、2.7 g/kg灌胃给予雄黄,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5%CMC-Na,分别连续给药2、4、6 w。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测定脑组织中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磷酸腺苷二钠(ATP-2Na)含量。结果:随着雄黄剂量的增加和给药时间的延长,大鼠脑组织中砷含量逐渐增加,说明雄黄中的砷可通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蓄积。给予雄黄2 w后,脑组织中ATP-2Na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给予雄黄4 w后,脑组织中ATP-2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加;给予雄黄6 w后,脑组织中ATP-2N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不同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雄黄中砷可在脑组织蓄积,对大鼠脑组织能量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紫石英煎煮方法的最佳条件。方法:以加水量(A)、煎煮时间(B)和药材粉碎度(C)为因素水平,用L9(34)正交设计对煎煮条件进行优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紫石英中可溶性Ca和F的含量。结果:紫石英的最佳煎煮工艺为:加12倍量水、煎煮1 h、药材粉碎度20目。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为紫石英临床合理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