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研究滋肾宁心胶囊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方法:部分药材煎煮浓缩、部分粉碎混合制备胶囊,建立质量控制方法,观察对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结论:该制剂质量可控,疗效可靠,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世居高寒草原牧区和平原城镇农村少数民族癌前病变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尹艳芬  周晋华 《光明中医》2014,(10):2248-2251
阿片类药物愈来愈广泛应用于治疗癌性疼痛,但其在有效止痛的同时所带来的副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突出的副作用,严重影响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就近年来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中西医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尹艳芬 《医学信息》2019,(23):82-85,92
目的 观察涌泉穴穴位贴敷及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内关穴低频脉冲治疗肺癌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呕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肿瘤科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含有顺铂方案化疗的肺癌住院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托烷司琼、地塞米松、甲氧氯普胺片止吐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涌泉穴中药贴敷,足三里穴位注射,内关穴低频脉冲治疗。比较两组化疗后呕吐的次数、程度,进食量、体重、KPS评分、血液指标的变化,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重度呕吐的发生率(15.63%)低于对照组(4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呕吐的有效控制率(87.50%)高于对照组(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进食量、KPS评分、血液指标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体重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涌泉穴中药贴敷,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同时联合内关穴低频脉冲治疗肺癌患者含顺铂方案化疗所致的呕吐,其疗效确切,止吐效果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化疗周期的完成,且该方法无明显不良反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便秘即指大便秘结不通致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排便困难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 ,多由大肠积热 (气滞或寒凝 )或阴阳气血亏虚 ,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临床治疗便秘宜审查病因通便 ,观察大便形状 ,辨明虚实寒热 (多有实秘、虚秘之分 )后予治疗。实秘又有热秘、气秘之别 ,虚秘有气虚、血虚、阴虚之别 ,治疗时应针对不同证型 ,分别选用不同的治法。宗《证治汇补·便秘》云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 ,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 ,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 ,急攻通下为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以实秘、燥秘为多 ,但发现湿热病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芪参抗癌汤对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血红蛋白、免疫功能及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芪参抗癌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改变,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红蛋白、CD4+、CD4+/CD8+的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78.9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疲乏力、自汗盗汗、面色?白、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评分明显降低,以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毒副作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抗癌汤可提高气血两虚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疗效,改善血红蛋白和免疫功能,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自拟生芩汤治疗三叉神经痛3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性疼痛 ,无感觉缺失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头痛”、“偏头痛”之范畴。多发于 4 0岁以后 ,且女性为多。通常只涉及一侧 ,少数患者表现为双侧三叉神经疼痛。疼痛趋向反复发作 ,在发作数周或数月后自行缓解数月或数年。每因刷牙、洗脸、吃饭、说话等面部动作而诱发。在发作期出现阵发性闪电样剧烈疼痛 ,如刀割、钻刺、火灼 ,阵痛持续时间仅数秒 ,频率自每日数次至 1分钟数次。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常反射性地引起同侧面部肌肉抽搐 ,以及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  相似文献   
9.
本文含和地、元参、酒黄芩、白蒺藜、川芎各20g。全蝎2~6g。痰浊选加苍术、白蔻、胆南星;痛甚不眠加徐长卿。日1剂水煎服;20日为1疗程。禁烟酒及浓茶。用1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18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7%。  相似文献   
10.
增液承气汤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液承气汤为《温病条辨》卷二中的经典方剂,其治疗作用,除广为人知的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外,还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他病症。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增液承气汤的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