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钩藤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4只SHR大鼠随机分为肝阳上亢组和钩藤组,每组7只;另选取7只Wistar大鼠作为正常组。肝阳上亢组和钩藤组灌服附子灌胃液20 ml/(kg·d)共4周复制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钩藤组灌服钩藤水煎液22.9 ml/(kg·d),肝阳上亢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续灌胃4周后采集收缩压、面温、痛阈、旋转时间宏观指标,同时以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超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采集大鼠血清内源性代谢物信息,并以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外在宏观指标和内在微观指标的关联。结果模型组较正常组大鼠收缩压升高,面温上升、痛阈值降低、旋转时间缩短,而钩藤组大鼠收缩压低于肝阳上亢组,旋转时间长于肝阳上亢组(P<0.05或P<0.01)。经数据库查询共确定了16个生物标志物,分别为亚油酸、多巴胺、脱氧皮质酮、4-羟脯氨酸、二氢睾酮、11b-羟孕酮、甘氨酰甘氨酸、6-酮前列腺素、16a-羟基雄甾酮、L-色氨酸、白三烯B4、血栓素B2、磷脂酸、2-甲氧基雌酮、尿酸、溶血磷脂酰胆碱。与正常组比较,肝阳上亢组二氢睾酮、11b-羟孕酮、脱氧皮质酮、2-甲氧基雌酮相对含量均下降(P<0.05或P<0.01),其余各生物标志物相对含量均上升(P<0.05或P<0.01);与肝阳上亢组比较,钩藤组二氢睾酮、16a-羟基雄甾酮、脱氧皮质酮、2-甲氧基雌酮相对含量均上升(P<0.05或P<0.01),其余各生物标志物相对含量均下降(P<0.05或P<0.01)。结论钩藤干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调节体内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花生四烯酸、酪氨酸代谢等降低面部温度;调节体内甘油磷脂代谢、固醇激素生物合成代谢、亚油酸代谢,从而改善头晕;调节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酪氨酸代谢、嘌呤代谢等提高痛阈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芪皂苷组分干预脾虚水湿不化证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探求黄芪皂苷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证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仪检测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物信息,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研究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黄芪皂苷组之间的代谢差异,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对照组、模型组以及黄芪皂苷组代谢模式明显不同,共鉴定11个生物标志物,其通路主要涉及甘油磷脂代谢、鞘脂代谢、淀粉与蔗糖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结论黄芪皂苷组分可能通过干预溶血磷脂酰胆碱导致的脂肪代谢紊乱、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减少导致的能量供给不足、肠道功能失调等一系列代谢紊乱对脾虚水湿不化证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