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菲康联用黛力新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培菲康与黛力新联合应用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培菲康联用黛力新治疗组与单用培菲康对照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临床指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尤为显著(P〈0.05)。结论培菲康联用黛力新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价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门急诊处方1800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处方使用抗菌药物606张占33.7%,不合理处方57张占9.4%.所使用抗菌药物有10个种类,共36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为头抱克肟、头孢泊肟酯、头孢呋辛.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情况,药师应定期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700张临床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使用频率前4位的药品依次是质子泵抑制剂(PPI)、胃黏膜保护剂、促胃动力药、抗酸药;质子泵抑制剂中以埃索美拉唑镁使用频次最高,铝碳酸镁是最普遍应用的抗酸药;根除幽门螺杆菌(Hp)联合疗法以质子泵抑制剂三联处方为主。结论我院门诊治疗消化性溃疡以PPI为主,口服抗酸药几乎被铝碳酸镁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某院儿科门诊某月某一工作周5个工作日的处方进行统计,选择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2 336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1 018张,占43.58%,使用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26.54%(620/2 336),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处方数占总处方数的3.42%(80/2 336)。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给药方案不当、联合用药不合理、给药时间不合理等一些问题。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及管理,提高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林茵  邱凯峰  覃逢超  伍俊妍 《中药材》2012,(8):1337-1340
目的:优选复方参芎心宁滴丸中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及制剂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液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的总含量为指标,优选药材的提取工艺。同时以溶散时间、丸重差异系数为指标优选制剂的成型工艺。结果:药材较优的提取工艺为加70%乙醇9倍,提取3次,每次0.5 h。选择PEG 4000与PEG 6000作为滴丸基质,清膏与基质比是1∶2,PEG 4000∶PEG 6000是1∶3,滴速是50滴/min,药液温度是8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人参总皂苷提取率高,操作简便,适用于生产;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孢他美酯在体内药动学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HPLC-DAD检测器,利用三维色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对体内活性物头孢他美进行定性分析,并检测服用者口服头孢他美酯后的血药浓度变化,以此来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结果通过采用三维色谱法对人体内的活性物进行峰值鉴定,其分析结果体内分解后的活性物与标准对照品中的头孢他美是完全相同的。通过检测分别服用头孢他美酯片剂和胶囊试验者的血液浓度,其药动学参数Ke、t1/2、AUC、Cmax、Tma分别为:0.33 h、2.31 h、18.40 h、3.81μg/mL、2.42μgh/mL和0.29 h、2.40 h、2.49 h、18.11μg/mL、3.61μgh/mL。结论通过建立HPLC检测方法,其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现已普遍应用于体内头孢他美的测定及研究药动学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上报的抗菌药物ADR共计10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居首位;大多数ADR均在用药30min内,特别是用药10min内;ADR主要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其中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阿托伐他汀所致肝损害不良反应病例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了解阿托伐他汀所致肝损害不良反应病例的表现和特点。方法临床药师通过阿托伐他汀所致肝损害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及观察,判断肝损害与药物的因果关系,为临床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保障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结果经过医生和药师的治疗和监护,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工作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临床,注重细节的观察和分析,为患者合理安全用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80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治愈率较高,同时有效地清除了细菌。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治疗急性呼吸道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三级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订进一步的整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2013年1—6月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该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AUD平均为53.08 DDDs/(100人·d);AUD最大的依次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及硝基咪唑类;头孢唑林、头孢呋辛酯和头孢曲松居单品种抗菌药物AUD的前3位;AUD最大的科室依次为ICU、血液内科和普外科。结论:该院抗菌药物的AUD较高,抗菌药物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监管,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