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法舒地尔辅助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法舒地尔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传统药物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椎、基底动脉血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0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法舒地尔辅助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效果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我院神经内科自2006年5月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脑梗死12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颜国平  苏玉蓉  杨水斌  李华德 《中外医疗》2013,32(17):179+181-179,181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17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分析梗死灶及出血体积、水肿带变化带来的后果。结果对CT及MRI确诊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用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HI-1型、HI-2型与HI-3型、pH型之间以及有无占位效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继发出血的主要原因为梗死区域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CT和MRI检查对出血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损害较重的患者的确诊和及时治疗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4.
杨水斌  张婷  李焕生 《当代医学》2021,27(32):139-141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制定干预或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并计算患者梗死体积,将梗死体积>15 cm3纳入大梗死组,梗死体积5~15 cm3纳入中梗死组,梗死体积<5 cm3纳入小梗死组.同时采取所有入选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测定所有患者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头部CT检查确诊,小梗死组32例,占40.00%,梗死体积为(2.15±0.89)cm3;中梗死组36例,占45.00%,梗死体积为(8.59±3.11)cm3;大梗死组12例,占15.00%,梗死体积为(18.59±2.84)cm3.3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体重指数、合并症及文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中,大梗死组血清Hcy水平最高,其次为中梗死组,小梗死组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Pearson检验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53,P<0.05).经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是造成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变大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和脑梗死体积密切相关,可为临床初步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体积、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可通过定期检测Hcy水平,并依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83例脑动脉瘤临床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83例脑动脉瘤临床资料,探讨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0月~2010年4月,我院对126例经颅脑CT或MRI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疑似动脉瘤的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83例证实脑动脉瘤患者,43例采用脑动脉瘤夹闭术(开颅组),21例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介入组),19例采用内科治疗(内科组)。结果:内科组的死亡率最高,开颅组致残率最高,介入组则死亡率、致残率均最低,三组愈后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最高,并发症少,是一种完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钠与盐酸法舒地尔联合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治疗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钠5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盐酸法舒地尔60mg加生理盐水250ml静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判定疗效。检测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未出现出血性脑梗死。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是较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3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情况、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及斑块性质等。结果对照组受试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9例(18.0%),颈动脉内膜增厚2例(4.0%),未发现易损斑块;观察组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47例(56.6%),颈动脉内膜增厚35例(42.2%),易损斑块31例(37.3%)。观察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易损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异常检出率较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12月在我院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3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情况、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及斑块性质等。结果对照组受试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9例(18.0%),颈动脉内膜增厚2例(4.0%),未发现易损斑块;观察组患者中发现颈动脉狭窄47例(56.6%),颈动脉内膜增厚35例(42.2%),易损斑块31例(37.3%)。观察组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易损斑块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异常检出率较高,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一定的早期筛查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发病年龄、易感人群、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特点及治疗等方面对21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神经梅毒发病隐袭,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漏诊。青霉素为神经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