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原地区儿童的龋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4.
赤藓糖醇是一种新型的食品添加剂,在口腔应用方面具有预防龋病的作用,可被视作蔗糖的替代品。赤藓糖醇属于糖醇类,能抑制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破坏菌斑的形成,减少口腔中细菌的产酸能力,因此对龋病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赤藓糖醇能为龋病预防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用于脑部、外周等血液循环障碍等疾病的治疗。随其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的报告日趋增多,现将我院2005年至今药物警戒站收到的26例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  相似文献   
6.
小金丸及小金胶囊致45例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小金丸和小金胶囊所致不良反应情况及特点.方法 收集2008至2011年度小金丸和小金胶囊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小金丸和小金胶囊不良反应报告45例,40岁以上居多,均为皮肤及其附件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伴有瘙痒,多数出现在服药后0~3天.结论 应加强小金丸不良反应监测,明确其致敏原成分,及早预防,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洋参多糖对钴-60γ射线照射致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80只6~8周龄、18~22 g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西洋参多糖剂量组(50mg/kg BW、100mg/kg BW和200mg/kg BW)。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4组于d45,一次性接受全身照射(γ射线总剂量为4Gy)。3 d后,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和碳粒廓清实验,测定血清丙二醛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西洋参多糖在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升高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迟发型变态反应程度,在100mg/kg BW和200mg/kg BW组能明显增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数,在3个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MDA水平,在50mg/kg BW组能明显增高小鼠血清SOD活性,小鼠血清GSH-Px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洋参多糖能增强钴-60γ射线照射致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可能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对免疫系统的损害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典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易和非易感小鼠诱发EAT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发病的机理。方法:采用EAT易感(TA-1)和非易感(BALB/c)小鼠经甲状腺球蛋白(Tg)免疫,诱发为EAT实验动物模型并给予不同水平的碘饮食,观察小鼠甲状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和炎细胞润程度,血清中Tg自身抗体的水平以及低磺和高碘Tg抗原性的不同。结果:(1)2种品系小鼠经Tg诱发,均出现不同水平的Tg自身抗性和甲状腺的炎症反应,血清中Tg自身抗体的出现早于甲状腺的病理改变。(2)TA-1小鼠的甲状腺炎症反应明显高于BALB/c小鼠,高碘组中的TA-1小鼠炎症较适碘组更明显,为弥漫性伴慢性炎症(+++)。(3)高碘Tg诱发的Tg抗体与高碘Tg抗原的反应明显高于与低碘Tg抗原的反应,低碘Tg诱发的Tg抗体反之,表明二者抗原性有所不同。结论:高碘摄入会使易感小鼠EAT的发病加重,其机理除了体内的遗传因素,可能与过度碘的Tg抗原性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雌激素在诱发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EAT)形成中的影响。方法  10周龄Wistar大鼠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采用同种属SD大鼠甲状腺球蛋白 (Tg)免疫诱发EAT。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甲状腺炎症反应。采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清中E2 、PRL水平。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测定血清Tg抗体 (TgAb)水平。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甲状腺组织中γ 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后 ,其血清中雌二醇 ( 17.60± 1.0 2 )pmol/L和PRL( 2 .45± 0 .15 ) μg/L水平明显低于未切除卵巢组〔分别为 ( 5 8.5 6± 6.99) pmol/L和 ( 3 .2 2± 0 .17) μg/L〕(均P <0 .0 1)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和甲状腺组织中炎细胞浸润程度也均较未切除卵巢直接诱发EAT组明显减轻 ,甲状腺组织中IFN γmRNA的表达水平 ( 0 .87± 0 .0 3 )较未切除卵巢直接诱发EAT组 ( 0 .99± 0 .0 0 )明显下降 (P <0 .0 5 ) ,而IL 10mRNA的表达水平 ( 0 .98± 0 .0 1)则高于未切除卵巢直接诱发EAT组 ( 0 .83± 0 .0 5 )。诱发为EAT的两组大鼠血清TGAb平均水平 ( 1.3 9± 0 .0 3 )明显高于非诱发EAT对照组的平均水平 ( 0 .18± 0 .0 0 )(P <0 .0 1)。结论 雌激素水平低下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在非心房颤动型卒中患者中,验证艾森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预测卒中复发的准确性,将艾森卒中量表给予改良,并对改良后的艾森量表进行验证.方法 分析连续住院治疗的510例脑梗死患者的资料,依照艾森卒中量表给予评分,1年后随访到468例患者,按照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复发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