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刘楚基  颜劲  陈敏 《黑龙江医药》2021,34(3):503-50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应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NSCLC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放疗,观察组41例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联合放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和癌胚抗原(CEA)]、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改善率(87.80%)高于对照组(68.29%),观察组治疗后CYFRA211水平、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癌患者采用常规放疗治疗基础上,配合阿帕替尼治疗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放疗、化疗。试验组患者采用BSD2000热疗与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以及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对两组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3.3%(22/30)和50.0%(15/30),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毒副反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SD2000热疗联合放疗、化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可提高局部控制率及近期疗效,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扩大病例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同期化疗和适形放疗治疗晚期中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例中晚期中段食管癌予以同期适形放疗和DF方案化疗。结果 全部病人按计划完成治疗。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1~2级80%(16/20)、3级35%(7/20);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1~2级20%(4/20).3级5%(1/20);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为95%(19/20)、3~4级65%(13/20);总有效率为100%,其中完全缓解(CR)80%(16/20),部分缓解(PR)20%(4/20)。1、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13/20)、35%(7/20)。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时配合化疗对中晚期中段食管癌有较好的近期疗程.早期并发症较低,能为患者耐受,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0 ~2014年我院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的用药情况.方法 从我院药库计算机系统中调取2010 ~2014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出库数据,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测定药物利用单位,通过用药频度(DDDs)对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我院2010 ~2014年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止痛的麻醉药以盐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芬太尼透皮贴剂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为主,年总DDDs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2013年升高的幅度最大;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缓释片的DDDs一直稳居在前3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整体应用不高.结论 我院2010 ~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用量呈逐年升高趋势,以芬太尼透皮贴剂、盐酸吗啡缓释片为主,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用量较少,属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