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Overstitch内镜缝合系统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临床的内镜下空腔脏器全层缝合设备,该设备扩大了消化内镜手术的治疗范围,推进了临床手术治疗的微创化。近年来关于该设备的临床试验层出不穷,展示了Overstitch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潜力,但时见其相关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报道,Overstitch相关手术的安全性尚待验证。本文就Overstitch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进行综述和讨论,旨在揭示该设备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及不足,进而评价这一新兴内镜缝合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CRC)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与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环境因素中,高脂饮食导致的胆汁酸代谢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调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胆汁酸的合成、转运、代谢以及胆汁酸受体(如法尼醇 X 受体等)的功能,重点探讨了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 CRC 发生发展的影响。靶向胆汁酸肠道微生物轴可能为今后 CRC 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综合的,可量化的色谱鉴定手段,主要通过获得具有指纹意义的特征组分,以达到对药材饮片或成方方剂内含物质群的整体进行控制的目的.本文对指纹图谱的基本特性、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ZSM-5微孔分子筛基载药复合物,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 以ZSM-5微孔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离心法将小分子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载入分子筛中,制备5-FU@ZSM-5初级药物组装体,再以提拉法于其表面利用天然有机高分子海藻酸钠(alginate,ALG)钙化覆膜,制备5-FU@ZSM-5@CaALG载药复合物。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其载药率;利用X射线衍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氮气等温吸脱附、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表征;通过体外释放度试验考察其释药性能。结果 紫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载药复合物的载药率为11.7%。表征结果表明:小分子药物5-FU进入ZSM-5孔道,载药后未破坏ZSM-5的MFI拓扑结构。体外“时间-溶出介质变换”释放试验表明:与5-FU@ZSM-5组装体相比,5-FU@ZSM-5@CaALG载药复合物呈现出显著的pH-时间双依赖行为,其在人工胃液中2 h内累积释放率<10%,即>90%的药量能进入人工肠液,在人工胃肠液中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85.2%。结论 微孔ZSM-5分子筛可以作为5-FU优良的载体材料,配合CaALG可同时实现肠道定位给药和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5.
超声引导下用沙培林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惠儿70例,经6个月~6年随访,治愈率为85.71%(60/70),总有效率为92.86%(65/70).认为超声引导下沙培林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疗效高、疗程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水甘油通道蛋白7(aquaglyceroporin,AQP7)是否在肝组织中有表达,并观察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其配对癌旁肝脏(non-tumourigenic liver,NTL)组织,以及正常肝脏(normal liver,NL)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结合临床病理探讨AQP7与HC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4例HCC患者的HCC组织及其配对NTL组织和4例NL组织,分别应用real-time PCR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基因与蛋白、定性及定位层面检测HCC及NTL、NL组织中AQP7的表达情况。收集临床病理资料,分析AQP7的差异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1)AQP7在所有HCC及NTL、NL组织中均有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其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胞膜及胞浆。(2)在HCC组织中AQP7的表达量无论在基因还是蛋白水平明显低于NTL与NL组织,NTL与NL组织中AQP7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mRNA水平,NL组表达量与NTL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72),HCC组表达量明显低于NTL组(t=3.841,P=0.000)及NL组(P=0.001);蛋白水平,NL组与NTL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264,P=0.798),HCC组表达量明显低于NTL组(t=7.333,P=0.000)及NL组(t=5.648,P=0.011)。(3)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HCC组织中AQP7降低的差值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t=-2.837,P=0.008)。回归方程为:Y=1.612-0.472 X7(F=8.048,P=0.008)。结论:AQP7在人肝脏组织上有大量表达,主要表达于肝细胞胞膜及胞浆,且在HCC组织上表达较其配对NTL组织及NL组织表达明显降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降低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路志正教授中药复方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采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路志正教授接诊的患者病例,将病例资料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0,用Python3. 6. 6对主要中药、药对(组)进行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106例患者,共纳入106个处方,共涉及201味中药,其中频次≥28的药物有20种,按照使用频次由高到低前五位依次为:仙鹤草(80)、炙甘草(73)、姜半夏(73)、大枣(68)、泽漆(68);关联规则分析按照最小支持度为0. 4,最小可信度为0. 8,得到关联规则32项,按照置信度由高到低排列,前五项为石见穿→泽漆,白英→仙鹤草,生姜→大枣,白英、石见穿→泽漆、仙鹤草,桂枝→泽漆。支持度 0. 4的药物组合使用频次前七位的为:姜半夏→仙鹤草(62)、泽漆→仙鹤草(60)、石见穿→泽漆(58)、白英→仙鹤草(58)、生姜→大枣(58)、泽漆→石见穿(58)、大枣→生姜(58)。结论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中医治疗肺癌用药规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检查情况分为超声与CT联合检查组30例,单纯CT检查组25例,比较2组诊断准确率;同时回顾同时期入院的34例胆囊腺肌症患者超声诊断资料,比较胆囊癌及胆囊腺肌症超声检查的影像特征。结果超声与CT联合检查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CT检查组(P<0.05);胆囊癌患者组超声检查最大血流值、RI值均明显高于胆囊腺肌症患者组(P均<0.05)。结论在胆囊癌的诊断中加入超声检查能够显著提高术前确诊率,更好地鉴别胆囊癌以及胆囊腺肌症。  相似文献   
9.
姚勇  奉镭  刘天宇  刘杰  潘金 《肝脏》2023,(1):61-64
目的 分析合并不同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经TIPS术治疗后的临床预后,探索TIPS术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最佳适应证。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肝硬化伴门静脉高压患者80例,因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或难治性腹水而行TIPS治疗,并分为静脉出血组(VB组)以及难治性腹水组(RA组)。收集上述病例的一般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Child评分、MELD评分等,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的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间年龄[VB组:(61.4±10.3)岁,RA组:(63.5±10.5)岁]、性别(VB组男/女:32/20,RA组男/女:15/13)、Child分级病例数(VB组A级/B级/C级:24/26/2,RA组A级/B级/C级:7/18/3)及MELD评分(VB组:11.35±4.4,RA组:13.2±5.3)无差异(P>0.05),但两组间平均生存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08),RA组平均生存时间为28月,而VB组超过60月;支架术后狭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0月,支架术后无狭窄患者超过60月,两组间平均生存时间存在...  相似文献   
10.
正交试验优选龙胆中龙胆碱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龙胆中龙胆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龙胆碱含量为指标,以氨水浓度、乙醇浓度、醇氨比例、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龙胆药材加10倍量的溶剂(95%乙醇-20%氨水(3∶1)),80℃回流提取2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稳定、合理、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