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成功后复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干预措施,减少结核病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导出江苏省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试点城市张家港、丹阳、泰兴三地2009-2018年患者病案信息,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结核病复发风险,各组复发率之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的8 704例成功治疗本地初治结核病患者中,截至观察终点共有410例(占4.71%)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2/100人年,其中77.32%的患者3年内复发,5年内累积复发占93.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HR=1.385,95%CI:1.10~1.75,P=0.007)、40~岁组(HR=2.12,95%CI:1.117~4.032,P=0.022)和≥60岁组(HR=2.726,95%CI:1.446~5.140,P=0.002)、农民(HR=4.225,95%CI:1.884~9.476,P0.001)、被动发现(HR=4.551,95%CI:2.261~9.164,P0.001)、病原学阳性(HR=2.460,95%CI:2.007~3.015,P0.001)、合并糖尿病(HR=3.028,95%CI:1.986~4.617,P0.001)、单耐药(HR=3.456,95%CI:1.868~6.394,P0.001)和诊断时长超过30天(HR=1.579,95%CI:1.205~2.069,P=0.001)患者复发率较高。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aHR=2.698,95%CI:1.32~5.53,P=0.007)和耐药(aHR=3.496,95%CI:1.88~6.51,P0.001)是结核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加强结核病患者治疗成功后的随访和管理,以早期发现结核病复发并纳入规范化治疗,同时对结核病复发高危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模式与同步/时间控制(S/T)模式在肥胖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急性Ⅱ型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6月入院治疗且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的COPD发生急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36例,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AVAPS组与S/T组。两组的基础治疗相同,AVAPS组采用飞利浦伟康V60呼吸机BiPAP AVAPS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S/T组采用相同机型BiPAP S/T模式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6、24、72 h的格拉斯高昏迷(GCS)评分变化、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监测数据。 结果 AVAPS组患者在最初治疗的6 h内GCS评分高于S/T组[1 h:(13.2 ± 0.6)、(11.9 ± 0.6) 分,P<0.05;6 h:(13.8 ± 0.5)、(12.1 ± 0.6)分,P<0.05];24 h内的动脉血气酸碱度pH值改善[1 h:7.31 ± 0.03、7.26 ± 0.02,P<0.05;6 h:7.37 ± 0.05、7.31 ± 0.04,P<0.05];24 h:7.40 ± 0.04、7.33 ± 0.03,P<0.05]及二氧化碳分压下降[1 h:(65.2 ± 5.1)、(69.5 ± 4.1)mm Hg(1 mm Hg=0.133 kPa),P<0.05;6 h:(61.4 ± 4.2)、(66.7 ± 4.3) mm Hg,P<0.05;24 h:(58.2 ± 4.5)、(64.3 ± 5.4) mm Hg,P<0.05)]优于S/T组,24 h内浅快呼吸指数低于S/T组[1 h:(35.2 ± 8.1)、(62.8 ± 13.2)次/(min·L),P<0.05];6 h(33.4 ± 7.8) 、(54.8 ± 11.6)次/(min·L),P<0.05],同时,减少了额外的人工参数调整次数[3.4 ± 1.1、1.2 ± 0.6),P<0.05] 结论 对超重的COPD合并急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AVAPS模式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较S/T模式能更快地恢复意识水平,更快地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改善pH值,同时减少了呼吸治疗师的人工操作次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检测尿汞的检验方法.方法 采用高压消解-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尿汞在0.05μg/L ~20μg/L的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工作曲线相关系数r=0.999 3,方法检出限0.05μg/L,精密度1.98%~ 3.65%,回收率89%~ 109%.结论 此方法适用于基层实验室检测职业露人群尿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南京市0~3岁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的满意度,为改善早期教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及提高早期教育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于2015年7至9月随机选取南京市10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拦截式满意度调查,采用基于模糊集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满意度综合评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问卷信度检验克朗巴哈系数为0.881,效度检验KMO值为0.838;其中南京市中心城区婴幼儿家长满意度评分为63.70分,认为早期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前三位因素依次为:上课时间、教学效果、需求满足;南京市郊区婴幼儿家长满意度评分为60.95分,认为早期教育最需要改进的前三位因素依次为:教学效果、上课时间、需求满足.结论 南京市婴幼儿家长对早期教育的满意度介于"较满意"与"一般"之间,提示南京市早期教育机构应不断探索科学优质的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早期教育内涵建设,以改善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结核病相关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7月3—24日期间采用《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结核)》,对江苏省结核病示范区(丹阳市、泰兴市和张家港市)的988例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988份,有效回收988份。通过分析结核病患者3个方面健康素养(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和基本技能素养)和6类健康问题健康素养(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的具备情况作为指标描述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果:示范区具备健康素养的患者占36.2%(358/988),具备3个方面健康素养的患者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47.5%(469/98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40.9%(404/988)]、基本技能素养[33.4%(330/988)];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患者占比由高至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65.9%(651/98...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等对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发生乙型肝炎(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规范慢性HBV感染者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0年建立的江苏省慢性HBV感染者队列,通过2012-2020年的6次随访,分析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超重、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对乙肝再活动的影响。结果 2 527例IHC随访至2020年,共随访17 730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7.0人年,共发生乙肝再活动98例,累积发生率3.9%,发病密度为5.53/1 000人年;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基线HBV DNA是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与≥60岁年龄组相比,40~49岁组(aHR=2.16,95%CI:1.20~3.90)及20~29岁组(aHR=5.48,95%CI:2.07~14.48)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与基线时HBV DNA<100 IU/ml者相比,存在低病毒水平者(HBV DNA=100~1 999 IU/ml)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aHR=1.67,95%CI:1.11~2.52);按照年龄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50岁年龄组中,暴露于≥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高于无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者(aHR=2.73,95%CI:1.08~6.96)。结论 江苏省社区人群中IHC仍有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尤其是青壮年和低病毒活动水平的IHC;对于≥50岁且合并≥2个代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IHC,发生乙肝再活动的风险显著升高。对这部分人群应加强监测和管理,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应及时启动治疗,降低疾病进展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血清中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lectin-reactive alphafetoprotein,AFP-L3%)、异常凝血酶原(abnormal prothrombin,DCP)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olgi glycoprotein 73,GP73)单独和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社区人群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开展的大规模结核病筛查工作为基础,建立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研究队列,对队列成员开展胸部X线检查、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在主动筛查的基础上,通过将随访人员信息与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比对获取研究对象的发病情况,进行结核病发病风险及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 队列共随访211 210人,2018—2020年三年随访期内共发生结核病224例,累计发病率106.06/10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5岁、有结核病既往史、糖尿病史、外出史以及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为结核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18.5的人群结核病发病风险为BMI≥28人群的11.8倍(P<0.01)。结论 江苏省部分地区社区人群年均发病率虽处于偏低水平,但仍应加强对男性、≥65岁老年人、有结核病既往史、糖尿病史、外出史、低BMI以及出现结核病可疑症状的人群的管理和干预,以降低结核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掌握江苏省社区人群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流行变化特征,评价江苏省乙肝综合防控措施的效果。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0年和2020年在张家港市、丹阳市和泰兴市分别开展了两次大规模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2010年和2020年分别调查了148 196人和100 989人,2020年的HBsAg标化阳性率为5.33%,较2010年7.46%的水平下降了28.55%,张家港市、丹阳市、泰兴市三个示范区2020年的HBsAg标化阳性率分别为2.92%、5.25%和7.14%,较2010年的HBsAg水平均下降。按照不同年龄组比较,2020年较2010年的HBsAg阳性率在各年龄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在20~<35岁年龄组出现大幅度的降低。在2020年的调查中,明确有乙型肝炎疫苗(简称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4.88%,低于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8.16%的HBsAg阳性率(P<0.001)。2020年调查中抗-HBs总体阳性率为45.55%,1~<5岁的婴幼儿抗-HBs阳性率最高,而5~<20岁的青少年则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结论  通过乙肝综合防控策略的实施,江苏省传染病示范区的乙肝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成人乙肝疫苗接种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