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制备分枝杆菌多糖并考察其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苏通培养基培养分枝杆菌,菌体脱脂后,用5种方法提取,比较多糖得率,并用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工艺,再用稀碱提取残渣,粗多糖经Sevag法除蛋白、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分枝杆菌多糖;用MTT法检测分枝杆菌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超声后热水提取多糖得率最高,超声提取的优化工艺是提取时间40 min,固液比为1∶150,超声功率600 W;单因素试验优化的Sevag法除蛋白条件为体积比1∶5,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6次;提取得到的4种多糖组分在6.25~50 mg.L-1范围内均能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用本实验工艺成功制备了分枝杆菌多糖,制备物具有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2),并对其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以分子质量为2×104u的聚乙二醇二丙醛(PEG-(ALD)2)对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进行修饰,采用Sephacryl S-200凝胶过滤色谱、Q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色谱对修饰产物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各组分,通过SEC-HPLC、IEF、MALDI-TOF-MS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分析,并采用去脑垂体大鼠模型研究其体内生物活性与长效作用。结果获得了一种新型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2)。其纯度质量分数达到97%以上,等电点为5.27,分子质量为6.6×104u。与未修饰的rhGH相比,PEG-(rhGH)2具有高效、长效的促进机体生长的药理作用。结论新型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2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长效蛋白质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电磁脉冲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探究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电磁脉冲(EMP)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探究反射的影响,采用经典的Y型迷路法和改良的开阔法(openfieldmethod),检测三种电场强度的EMP辐照后1d内、1周和4周三个时间点小鼠学习记忆和探究反射。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辐照后1周40kV·m1组小鼠学习和记忆成绩降低(P<0.05),80kV·m1组小鼠学习成绩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辐照后1天内三种电场强度辐照组小鼠探究反射均下降(P<0.05),以40kV·m-1组更明显。辐照后1周80kV·m1组小鼠探究反射下降(P<0.05)。由此可见,电磁脉冲可能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吴彦卓  郑振兴 《医学争鸣》1998,19(2):233-235
电磁脉冲(EMP)的生物效应,尤其它对哺乳动物神经系统的效应,文献报道较少.为研究EMP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机理,我们观察了EMP辐照后中鼠海马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5.
自1991年美国FDA批准第1个聚乙二醇修饰药物上市以来,聚乙二醇修饰的药物以其安全、长效、低免疫原性及其高稳定性等众多优势引起了新药研发人员的广泛关注。人Ⅰ型精氨酸酶作为近年新发现的可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蛋白,给肝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就聚乙二醇修饰药物及人Ⅰ型精氨酸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多种多糖类物质的免疫调节作用已得到证实,并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非致病性分枝杆菌制剂及从中提取的多糖成分(卡介菌制剂、母牛分枝杆菌制剂、草分枝杆菌制剂、卡介菌多糖核酸、分枝杆菌多糖等),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用于结核、癌症、呼吸道感染等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40 kV/m电磁脉冲辐照后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1]。在以往的实验中,我们发现电磁脉冲(EMP)对小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有影响[2],并且EMP辐照后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也有改变(另文报道),但对EMP辐照后动物海马细胞凋亡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为进一步探讨EMP...  相似文献   
8.
电磁脉冲对小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彦卓  郑振兴 《医学争鸣》1997,18(5):423-423
电磁脉冲对小鼠脑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吴彦卓1贾宇峰1郭鹞1郑振兴2周晏2(1第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教研室西安7100332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关键词电磁脉冲小鼠脑儿茶酚胺中图号R82电磁脉冲(EMP)是一种宽频、高能非电离辐射,它能破坏电子通讯等设...  相似文献   
9.
10.
动物体位对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动物体位在电磁场生物效应中的意义 .方法 通过经典的 Y-型迷宫法和改良的开阔法检验电磁场照射后不同体位 (身体长轴与磁力线方向平行、垂直或者自由体位 )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和主观探索能力 .结果 电磁场照射后不同时间 ,不同体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无显著差别 ,而探索反射有差别 . 40 k V· m- 1电磁场照射后即刻 ,平行磁力线体位组小鼠探索性反射显著低于自由体位组 (P<0 .0 5 ) .照射后 4wk,40 k V· m- 1 强度中平行磁力线体位组小鼠探索性反射显著高于自由体位组 (P<0 .0 5 ) ,8k V· m- 1强度下平行磁力线体位组小鼠探索性反射显著低于自由体位组 (P<0 .0 5 ) ,80 k V· m- 1 强度下垂直磁力线体位组小鼠探索性反射显著高于自由体位组 (P<0 .0 5 ) .结论 动物体位对电磁场的生物效应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