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监测某三甲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其感染特点,提出预防控制策略,以降低儿科病房的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各年龄段,每年作比较,根据感染率及感染部位等分析其发展趋势及感染特点,并针对原因研究应对策略,提出重点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010-2012年儿科病区医院感染总感染率分别为4.08%、3.13%、2.22%,呈逐年下降趋势;302例医院感染患儿中,0~28d新生儿168例占55.63%,1月龄~1岁95例占31.46%,1~3岁32例占10.60%,>3岁7例占2.32%;0~28d新生儿以血流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1月龄~1岁婴儿则以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为主;1~3岁幼儿以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3岁儿童医院感染率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强儿科病房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护人员管理及患儿家属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和宣传,重点加强早产儿及<1岁婴儿基础护理,早诊断、早隔离,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的使用,定期监测病菌,可降低儿科病区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金银花软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1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10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冲剂,每天3次;单一治疗组给予金银花软胶囊,每次1~2粒,每天3次,同时给予康复新液口腔内含服,每次0.5~2ml,每天3~5次;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利巴韦林冲剂、金银花软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3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各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和单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单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7.6%、97.1%,单一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单一治疗组(P<0.05).结论 金银花软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疗效明显,与利巴韦林冲剂联合使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4.
极低体重早产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88例极低体重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耐照组30例,为出生后因各种原因未能应用PS治疗以预防感染、静脉营养疗法、CPAP、机械通气等为主。治疗组58例在此治疗基础上1h内气管内滴注PS1将其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早产儿在使用PS后.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血PaO2提升快,血pH值改善明显.(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比较.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显著减少,2组比较,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极低体重早产儿尽早使用PS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早产儿临床症状,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29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8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观察组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6%(140/148)高于对照组的82.4%(122/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可明显缩短病程,效果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6.
兰秀聪  李慧竹  林建军 《中国药师》2013,16(7):1040-1041
目的:观察羧甲淀粉钠溶液佐治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成两组各9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羧甲淀粉钠溶液口服,同时比较治疗疗程、一个疗程(3个月)结束后,随访半年哮喘复发率及3个月后检测免疫功能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42%,对照组总有效率38.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病程及半年内哮喘复发率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IgG、IgM、IgA明显升高(P<0.01),且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羧甲淀粉钠溶液能有效提高儿童哮喘患儿的免疫力,同时缩短其疗程及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低血糖与胰岛素、C肽、胰高血糖素的关系。方法将89例早产儿分为低血糖组(34例)和正常血糖组(55例),50例足月儿(血糖正常)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出生体重、胎龄、同步血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生后24h内、7天血清中胰岛素(Ins)、C肽(C-ep)、胰高血糖素(Gc)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用逐步线性回归和Bivariate相关分析低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各个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新生儿血糖水平与出生体重、胎龄呈正相关。3组间各时段Ins、C-ep以及7天Gc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后24h内Gc含量,早产儿正常血糖组明显低于足月儿组(P<0.01),早产儿低血糖组低于早产儿正常血糖组(P<0.05),生后24h内Gc含量与胎龄、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结论早产儿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基本成熟,而早产儿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功能尚未完善;早产儿易发生低血糖除与胎龄、出生体重相关外,可能与Gc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笔者应用普济消毒饮合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腮腺炎3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04年2月~2006年5月在本院儿科住院、并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炎的患儿。男38例,女22例,年龄2~14岁,平均7.5岁。临床表现:发热38例,腮腺肿大、疼痛60例,头痛45例,呕吐23例,脑膜刺激征阳性46例,意识障碍2例。脑脊液检查:清或微混,细胞数均增高,20~500×109/L38例,500~800×109/L22例,均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均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25例,中度异常35例。血常规:WBC(3~4)×109/L41例,(4~12)×109/L19例,分类均以淋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MPP)效果。方法239例MPP患儿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117例。两组均常规应用阿奇霉素和对症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121服。观察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及停药后3个月时患儿最大呼气流速(PEF)及临床效果。结果①治疗1周、2周、4周及停药后3个月,观察组的肺功能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肺功能达标率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趋势,至治疗4周时达高峰,停药3个月时肺功能达标率略有下降。②观察组在治疗后1周、2周时临床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停药3个月时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效果好于常规阿奇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普通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9例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普通肺炎患儿(除外肺结核和肿瘤)以及100例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ADA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组ADA值明显高于普通肺炎组ADA值和正常对照组ADA值,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肺炎组ADA值与正常对照组A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肺炎组中ADA(〉25U/L)的阳性率为33.03%,而普通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的ADA值均〈25U/L,无阳性病例。结论ADA检测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与普通肺炎的鉴别诊断上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故有患儿血清ADA活性增高时,不能只考虑诊断为肺结核或恶性肿瘤等,而要考虑到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对临床的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