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手术、麻醉技术、围产期监护水平的提高及药物治疗条件的改进,剖宫产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剖宫产率呈迅猛上升趋势,大多数医院报道大约在40%~60%,甚至70%~80%左右。剖宫产并非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它在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都远远高于阴道分娩。导致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多种,背景复杂,笔者就目前国内学者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多数表现为抑郁,一部分表现为躁狂抑郁交替出现,少数只表现躁狂[1]。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在情感障碍中,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称为“双相型”  相似文献   
3.
负压吸宫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患者。负压吸宫术是在非直视下进行的一项侵入性操作,常有各种并发症发生,术后阴道流血延长是并发症之一。为了帮助患者术后早日恢复,现对我院收治的术后阴道流血延长60例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4.
考试检查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总结性评价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1].现行的考试制度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核.  相似文献   
5.
男生在妇产科见习中存在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见习课是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是由学生到医生角色转变的第一步。由于妇产科所面对病人性别的特殊性,以及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带教男生时要面对较多的困难,如何使男生圆满完成妇产科见习任务,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当前妇产科教学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产前诊断又称宫内诊断或出生前诊断,是指胎儿出生前应用多种检测手段,如影像学、生物化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胎儿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进行诊断,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对胎儿出生前进行宫内诊断所采用的方法对母体或胎儿是否造成创伤性而将产前诊断技术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有创性技术包括绒毛活组织检查、羊水穿刺、胎儿脐带血穿刺、胎儿镜检查及胚胎活检;无创性技术包括植人前遗传学诊断(PGD)、胎儿细胞诊断、宫颈黏液冲洗、孕妇血清筛查及超声诊断。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总结医学模拟教育在临床见习急诊科、外科、妇产科医护生中的运用.以帮助医学生、护理学生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充分运用仿真模拟器进行模拟陪训,从而更好地完成由学生到医生、护士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娩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的孕妇产前不同时期体质量增长范围,为指导孕妇孕期营养及体质量的增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3月-2007年5月建卡并定期产检、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2500~3999 g的351例孕妇的产前检查资料.将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大小分为低体质量组42例,正常体质量组267例和超体质量组42例.计算各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范围并进行分析. 结果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及超体质量组孕妇孕期平均增加体质量分别为(16.86±1.45)kg、(16.02±1.26)kg和(13.70±1.05)kg,低体质量组及正常体质量组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大于超体质量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体质量、正常体质量及超体质量的孕妇孕期平均体质量均有所增加,孕中、晚期体质量增加显著,孕期的营养指导不能仅根据每个孕妇单一的体质量增长进行,而应根据其孕前不同体重指数分别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85例新生儿窒息的病案资料,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31%(185/3 48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比值比(OR)大小依次是产前出血(OR:3.901)、孕周(OR:3.717)、出生体重(OR:3.099)、羊水污染(OR:2.375)、羊水过少(OR:2.317)、脐带异常(OR:2.254)、年龄(OR:2.083)。结论产前出血、孕周、出生体重、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脐带异常、年龄为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产前系统检查和产时分娩监护,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避孕是人们调节生育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哺乳期是妇女一生中的特殊生理时期,哺乳期妇女避孕措施的落实与否不仅影响总人口生育水平的高低,而且将直接影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1].传统的观念认为,哺乳期因为闭经不易怀孕,加之避孕节育知识缺乏,避孕措施采用不当而发生哺乳期意外妊娠,由此给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从哺乳期月经复潮的时间及影响因素、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不同避孕方法的效果、宣教的重要性和时机的把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