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林耀堂  陈海荧 《吉林医学》2013,34(16):3144-3145
目的:比较三种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采集的疑似MP感染患者血清标本612份,分别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被动颗粒凝集法(PPA)及免疫胶体金法(GIA)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平行检测,具体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均严格按照相应试剂盒说明书执行。结果:通过对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在真阳性(TP)、假阳性(FP)、真阴性(TN)、假阴性(FN)等方面与被动颗粒凝集法(P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免疫胶体金法(GIA)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被动颗粒凝集法(PPA)与免疫胶体金法(GIA)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假阳性率(FPR)、假阴性率(FNR)、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似然比(+LR)、阴性似然比(-LR)、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约登指数(Youden index)及总符合率(Coincidence rate)等10项评价指标方面酶联免疫法(ELISA)与被动颗粒凝集法(PPA)比较无明显优势,但优于免疫胶体金法(GIA)。结论:三种检测方法都具有高敏感度、高特异度且操作简便,均可用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MP,联合应用可为临床提供更客观、更准确的检测结果,提高MP诊断符合率,以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林耀堂  陈海荧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70-187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前S1蛋白抗原(PreS1-Ag)检测对评估HBV复制状态的重要意义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2年9月收集的657例门诊及住院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与PreS1-Ag检测。结果在不同HBV-M阳性组合模式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与HBsAg(+)HBeAg(+)组合模式的PreS1-Ag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2.66%(164/177)和89.29%(25/28);HBsAg(+)乙肝E抗体(HBeAb)(+)HBcAb(+)组合模式PreS1-Ag阳性率与HBsAg(+)HBcAb(+)组合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5例HBeAg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达92.20%(189/205),在452例HBeAg阴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42.70%(193/45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HBeAg阴性患者中仍有部分存在病毒复制。结论 PreS1-Ag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精确度,可作为HBV感染早期诊断及了解病毒复制情况的检测指标,对提高HBV检出率,防止临床误、漏诊并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