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微波(频率2450MH_2(、单板天线(含测温装置)功率50W、中央定温60℃,进行狗前列腺热凝术。术后组织学观察,变化可分为三期:①凝固坏死期(0~3天);②炎症反应期(第6~15天);③组织自身修复期(第18~24天)。膀胱尿道造影及大体标本观察,尿道前列腺部明显扩大。提示局部、深部、温控微波热凝术,能有效地破坏前列腺组织,拓宽尿道前列腺部,而毗邻组织不受损伤。  相似文献   
2.
11例骨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较少见,约占骨恶性肿瘤的2~5.4%,国外报道较多,国内自1956年以来仅报道50余例。我室20年中(1965~1985)遇到1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通过2例乳腺癌伴发间质肉芽肿观察,其肉芽肿中心没有干酪样坏死及抗酸杆菌而不象结核样病损,同时在腋下淋巴结内癌细胞和肉芽肿亦同时伴发。这种肉芽肿真正的成因尚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5.
睾丸恶性淋巴瘤甚为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5%~1,好发于老年人。我室16年中(1968~1984)共遇5例,现报告如下。材料及方法 5例均为我室活检诊断为睾丸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将原组织蜡块重新切片,H.E染色,并做了网状纤维、甲基绿一派若宁染色。为鉴别诊断个别病例做了PTAH,Masson三色等特染。按1982年全国淋巴瘤协作组上海会议提出的淋巴瘤工作分类方案进行组织学分型。  相似文献   
6.
在乳腺癌癌旁及其间质反应研究中,有关乳腺癌伴发癌旁及其间质肉芽肿反应者较罕见,查阅我室31年中(自1954~1985)外检资料,乳腺肿瘤3,384例,其中乳腺癌540例,仅2例乳腺癌伴间质肉芽肿反应,复习原切片并对患者进行随防,同时重新制片并做了H、E,抗酸染色及网状纤维染色,并结合文献对其形成原因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睾丸恶性淋巴瘤较少见,约占睾丸肿瘸的5%。最早由Curling、Malassez加以描述。国内自1981年首先由孟昭孚和钱韵兰各报道10例,至今已报道37例,本文报告5例,并结合文献进行简单复习和讨论。材料和方法复查我室近20年活检诊断为睾丸淋巴瘤的所有切片,符合睾丸恶性淋巴瘤者5例,重新制片,H.E染色,并做了网状纤维、派洛宁以及PTAH、masson三色等特殊染色,并按1982年全国淋巴瘤协作组上海会议所提出的淋巴瘤工作分类方案重新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