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胡云婷  ;金东虎 《医学综述》2014,(11):2080-208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肠梗阻病例的CT资料,探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收治的71例肠梗阻患者的CT横轴位图像和在横轴位基础上对兴趣区MPR技术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析,评估MPR对肠梗阻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6排螺旋CT对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单纯横轴位为81.7%(58/71),结合MPR为91.5%(65/71)(P>0.05),但是MPR后使不同阅片者双盲法诊断的一致性得到提高,k值分别为0.556,0.577(均P=0.001),结合MPR前诊断信心平均值为(2.94±0.69)分,结合MPR后诊断信心平均值为(3.05±0.71)分,结合MPR使阅片者的信心有所提高(P<0.01)。对病因诊断准确率MPR前为71.8%(51/71),MPR后为90.1%(64/71)(P<0.05)。结论多排螺旋CT MPR处理后可提高肠梗阻病因诊断率,使不同阅片者对部位诊断的一致性得到提高,并提高阅片者的信心。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MPR技术可考虑作为肠梗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发生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的高危因素并建立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泉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NA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R软件构建PNAC的列线图预测模型, 并通过ROC曲线评价模型的性能。结果共纳入203例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中位出生胎龄29.14(28.00, 30.86)周, 中位出生体重1 170(1 000, 1 300)g, 其中26例(12.81%)发生PNA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肠外营养持续时间(OR=1.015, 95%CI 1.003~1.034)、葡萄糖累积用量(OR=1.014, 95%CI 1.001~1.028)、小于胎龄儿(OR=3.455, 95%CI 1.127~10.589)、新生儿败血症(OR=3.142, 95%CI 1.039~9.503)是影响PNAC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 ROC曲线下面积为0.8...  相似文献   
4.
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白种人多见,中国尚无发病情况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CF主要影响外分泌腺功能,是一种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汗腺和生殖道的多系统疾病。中国囊性纤维化儿童的基因型及表型与国外报道存在差异,部分位点在国外相关数据库尚未见报道,中国CF儿童基因变异c.1766+5G>T和c.263T>G出现频率较高,目前主要临床特征有反复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鼻窦炎,胰腺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应该进一步研究中国人群CFTR基因突变谱,结合不同的临床特征,探索中国人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57岁.体检B超发现上腹部占位1周入院.患者无不适主诉,无腹痛腹胀,无呕血黑便. 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小弯侧局部充盈缺损,并见一长条状龛影(图1). 腹部CT:胃小弯侧见一大小约50mm×37mm×50 mm软组织块影,边界尚清,肿块凸向胃腔,局部胃腔狭窄,病灶密度均匀,未见钙化,CT值约34 HU.增强扫描病灶强化,动脉期CT值43 HU,静脉期CT值58 HU(图2),延迟期CT值78 HU,病灶边缘可见线性强化的胃黏膜.三维重组可见病灶向腔内外生长(图3).CT拟诊:间质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老年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老年肠梗阻患者,均施行CT横轴位扫描和对兴趣区MPR处理,分析MPR前后对肠梗阻部位诊断和病因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MPR前对梗阻部位的诊断准确率为80.0%(36/45),MPR后为88.9% (40/45),P>0.05.MPR前诊断信心(3.06±0.65)分,MPR后为(2.80±0.84)分,P<0.01.MPR前对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75.6% (34/45),MPR后为86.7%(39/45),P<0.05.结论 MSCT横轴位结合MPR技术有助于老年肠梗阻的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