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89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年人急性肾衰竭(ARF)的发生率是成人的3.5倍,其中9%为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并发症。我院近10年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老年ARF占同期ARF患者总数的33%,其中心血管事件并发症引起的为25.3%,占老年ARF病因的第2位。老年人的ARF较少单独发生,常作为某种病因诱发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的一部分,ARF与其它器官功能不全可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因此,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及早发现ARF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患者预后的改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心钠素(又称心房利钠肽,ANP)是哺乳动物心房肌细胞及其它器宫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等多种生理作用。有关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血浆心钠素的测定国外已有报道。本文应用他巴唑治疗甲亢25例,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心钠素浓度,以探讨在抗甲状腺药物使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心钠素的动态变化。 1 对象:①正常对照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15~61岁,平均32.56±10.61岁。心、肝、肾及甲状腺功能正常。②甲亢组:我院住院及门诊已确诊的甲亢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为提高血液病专科护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专科护士培养的国内外文献及政策法规,对1 792名血液科护士及6名专家进行问卷调查,获取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需求及建议,构建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草案,针对草案邀请15名专家进行两轮Deiphi专家函询,确定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各级指标及权重。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3,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P<0.0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两轮函询,最终形成包含7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111个三级指标的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液病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科学、可靠,对于血液病专科护士的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经亲和淘选噬菌体展示随机十五肽库获得的与ICAM-1高亲和力结合的目的肽的生物功能。方法:在动物体外用ELISA法检验目的肽与ICAM-1的结合。在动物体内,先荧光标记目的肽,后将目的肽注射入小鼠炎症模型体内,肾脏组织冰冻切片定位荧光物质。结果:ELISA法验证目的肽与人ICAM-1呈浓度依赖性结合。在动物体内,重新荧光标记的目的肽具有向高表达ICAM-1的炎症部位特异性聚集的功能。结论:此目的肽具有与组织中高表达的ICAM-1特异性结合的生物功能,说明此目的肽可尝试作为以ICAM-1为靶的“肽导向药物”的前导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行机械通气的老年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分析机械通气的短期预后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病房的270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机械通气后28d时和29d至3个月时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资料分成死亡组(n=126)和存活组(n=144)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筛查出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各因素对死亡风险的影响。结果270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年龄(89.0±4.8)岁。肺炎(70.7%)为最常见病因,其次为急性左心衰(10.7%)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7.8%)等。28d内死亡86例(31.9%),3个月内共死亡126例(4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氧合指数(PO2/FiO2)、前白蛋白降低、血尿素氮(BUN)增高、血清肌酐(SCr)增高(〉165.2μmol/L)、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28d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慢性肾脏病(CKD)、C-反应蛋白(CRP)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29d至3个月时预后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肺炎、急性左心衰、AECOPD等是老年患者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原因;CKD、低PO2/FiO2、前白蛋白降低、CRP、BUN增高、SCr增高(>165.2μmol/L)及使用PEEP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9个社区283名≥65岁健康老年人进行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应用CKD-EPI公式评估eGFR,同时行人体学测量及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并做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北京社区健康老年人群eGFR水平与sTM、年龄、尿素氮、肌酐、C反应蛋白(CRP)及收缩压呈负相关,与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正相关;在校正了年龄、血压、血糖(GLU)、CRP、血脂、尿酸(UA)等指标后,健康老年人血浆sTM仍然和eGFR呈负相关(B=-3.340,P=0.000)。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入组的北京社区健康老年人分为老年(65~80岁)和高龄老年(>80岁)两组;两组之间eGFR和sT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和高龄老年组eGFR均与sTM水平呈负相关(r=-0.229,P=0.000;r=-0.3613,P=0.02),校正了年龄、血压、GLU、CRP、血脂、UA等指标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B=-3.26,P=0.000;B=-4.45,P=0.013)。结论 sTM可作为判断老年人群肾功能下降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托伐普坦对不同射血分数慢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CHF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不同分为射血分数下降组(HFrEF组,120例)和射血分数保留组(HFpEF组,120例),每组根据用药不同再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和托伐普坦组(60例,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1个月后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结果:HFrEF组中,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亚组的LVEF、24h尿量、血钠水平均显著提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肌酐(SCr)、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且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后托伐普坦组的LVEF[(39.8±5.9)%比(46.7±6.5)%]、24h尿量[(2349.45±310.46)ml比(3104.34±401.35)ml]、血钠[(130.31±7.56)mmol/L比(138.20±8.03)mmol/L]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83.3%比95.0%)均显著提高,LVEDd[(54.8±5.1)mm比(48.6±4.9)mm]、血浆NT-proBNP[(4169.47±1022.32)ng/ml比(3774.58±968.36)ng/m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HFpEF组中,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亚组的LVEF、24h尿量均显著提高,LVEDd、SCr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托伐普坦对不同LVEF的CHF患者均有疗效,可显著改善尿量、心功能,同时用药安全性好,而且对于HFrEF患者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Gadd45a)mRNA的表达水平及Gadd45a蛋白在皮损中的表达部位,探讨其在寻常型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及20例健康对照皮肤组织,RT-PCR法检测Gadd45a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add45a蛋白的表达部位,并进行比较。结果: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皮肤比较,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中Gadd45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4.51±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add45a蛋白主要表达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胞浆中,在寻常型银屑病病皮损的角质形成细胞中为棕黄色颗粒,在健康对照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中为阴性或者偶见。结论:Gadd45a的高表达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角质形成细胞的良性异常增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harpin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的表达及其与PASI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harpin在寻常型银屑病及正常皮肤内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harpin mRNA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较正常皮肤内表达明显升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3,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Sharpin蛋白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高表达,且在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内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平均染色得分亦高于正常皮肤(P值均0.05)。此外,Sharpin蛋白表达与治疗前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Sharpin蛋白可能参与了银屑病发病机制,对提示银屑病病情及预后可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