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1984年6月,上午7—9:30采用透明胶纸肛周粘取法对四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共查640人。平均感染率为41.72%。潍坊市纺织工业公司幼儿园为44.04%;一轻局幼儿围为47.25%;柴油机厂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醋柳黄酮(TFH)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损伤及组织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组:模型组、氯沙坦组、醋柳黄酮大、小剂量组及假手术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后松开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对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坏死的面积及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再灌注心肌组织MMP-9表达。结果 HE切片观察TFH大、小剂量组预处理的大鼠心肌坏死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FH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MMP-9表达减少,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FH对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中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绿茶提取物对细胞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绿茶提取物—茶色素(TeaPigment,TP)对豚鼠心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豚鼠右室前乳头肌,置于Tyrode液33±1℃浴槽中,通95%O2和5%CO2混合气体。1组加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XXOD)产生氧自由基诱发乳头肌氧化损伤;另1组在加XXOD之前5min先加入TP25mg/L。分别观察各组心室乳头肌的生理特性变化,最后测定各标本匀浆中超氧化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TP能显著对抗氧自由基损伤诱导的心肌细胞膜损伤和心肌生理特性的变化,对心肌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及MDA含量升高,有明显对抗作用。结论TP对心肌细胞膜氧自由基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毒黄素(TXF)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张力试验方法测定毒黄素对离体大鼠尾动脉的影响。结果 毒黄素对大鼠离体尾动脉的基础张力没有影响,但可增强氯化钾(KCl)的缩血管作用。TXF同样可增强去氧肾上腺素(Phe)的缩血管作用。结论 TXF可增强KCl和Phe的缩血管作用,但TXF的增强作用与KCl与Phe的缩血管作用不是叠加的。  相似文献   
6.
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分布甚广,几乎遍及全国。已知肝吸虫病流行区都是河网低洼地带,在那里的坑、塘、溪流中有豆螺、谈水鱼、虾等中间宿主孳生,加上当地居民有生吃或未烧熟而食鱼、虾的习惯,因此感染了肝吸虫。为了探讨囊蚴在鱼体分布与感染肝吸虫的关系,我们曾在潍坊地区观察了 4个县市淡水鱼体内肝吸虫囊蚴分布的情况,现将结果简报如后,供防病治病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3名志愿者于1981年试验感染人体周期型马来丝虫后,不给以抗丝虫药物及其他任何治疗,连续10年观察临床表现、病理、免疫和病原生物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2名志愿者分别于感染后41和46周首次出现微丝蚴,8年和8年半后自然转阴。本次试验证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表现在微丝蚴血症前期和初期,感染后2~156周血中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感染后6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显示以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感染后11周,淋巴管造影显示下肢,骨盆等处淋巴管扩张和淋巴液滞流。感染后2~5周血中首次出现抗体,12~56周达高峰,于10年后2名志愿者抗体自然转阴。感染后11周总T玫瑰花环试验结果都低于正常范围,10年后均已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8.
自从Kohler和Milstein1975年成功地发展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后,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先后建立起分泌抗不同寄生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在华支睾吸虫病方面尚未见有报道。我们于1986~1987年共建立4株抗华支睾吸虫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 材料和方法 1 用华支睾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免疫BALB/c小鼠,首次由腹腔注入抗原液0.3ml(含蛋白450μg)加等量福氏完全性剂配成的乳剂,间隔2wk,  相似文献   
9.
AChE纤维在大鼠海马结构的生后发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反应结合形态计量学分析 ,对出生后第 1d至第 60 d SD大鼠海马结构中胆碱能纤维和各层宽度的发育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发现 :乙酰胆碱酯酶纤维在海马结构中呈层状分布 ,生后 1~ 7d,各层分布稀疏 ;此后纤维均在生后 7~ 2 1d快速增长 ,始层和辐射层纤维密度于生后 2 1d达到高峰 ,分别为 63 / 0 .0 1mm2和 5 4/ 0 .0 1m m2 ;在稳定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 ;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纤维密度于生后 42 d达到生长高峰 ,分别为 5 2 / 0 .0 1mm2和 10 9/ 0 .0 1m m2 ,此后开始下降。各层宽度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增宽 ,且于生后 7d到 2 1d增长最为迅速。结果表明 :胆碱能纤维在海马结构的发育主要是在出生后出现并体现“先过度生长后降低”的模式。胆碱能纤维的发育可能与树突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赛庚啶 (cyproheptadine ,CYP)对大鼠垂体、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经 4 6mg/kg/d赛庚啶灌胃后垂体、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线粒体结构不清 ,异染色质边集 ,核周隙明显增宽 ,细胞核固缩 ,出现退行性改变。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线粒体嵴肿胀、断裂 ,出现髓样变 ,粗面内质网脱颗粒 ,胞浆内分泌颗粒明显减少。结论 赛庚啶对大鼠垂体、肾上腺皮质超微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