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在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42例肝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其中20例同时行自体脾组织移植。观察脾切除组与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组手术前后白细胞、血小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含量、NK细胞活性以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变化。结果 两组IgG和IgA术前与术后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移植组术后2周、6月和1年血清IgM水平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两组IgM有显著性差异(P〈0.01)。移植组C3术后明显升高,脾切除组C3值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移植组与脾切除组C3术后3个月至1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脾切除组术后半年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术前水平,移植组与脾切除组NK细胞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与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移植组与脾切除组T淋巴细胞转化率术后3个月至1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肝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在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的免疫功能较非移植组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1991年3月至12月,我们应用腹腔镜行胆囊息肉摘除,胆囊一期缝合32例。其中多发息肉24例,单发8例。9例合并胆囊结石。手术前用B超对胆囊定位,做皮肤小切口,穿刺胆囊放入OlympusA5307腹腔镜,取出息肉,电凝止血,标本立即行冰冻检查。冰冻报告为良性,术中胆道造影无梗阻,用4/0无损伤缝线分层缝合胆囊粘膜和浆膜。多数病人仅手术当日需静脉补液治疗,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进食。32例切口均一期愈合。16例3个月后随访,胆囊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和提高生存率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15例,占19.7%;手术治疗62例(包括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患者1例),占81.6%.结果 非手术治疗患者治愈14例,占93.3%,1例中转手术.手术治疗患者治愈58例,占93.5%,死亡4例,占6.5%.结论 手术是外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治疗方法,特别是有合并伤者.正确的术式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有增高的趋势。上海市调查为1%左右,半数以上在40~60岁之间。对此病的治疗,目前仍以饮食治疗为基础措施,尚无根治的特效药物,Ⅰ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用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基本服降糖药和中药治疗。但无论是用胰岛素的还是用口服药物的,都须通过饮食控制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改善症状。对于年长、体胖而症状较轻的患者,常以饮食治疗作为首要措施。对于重型病例,除药物治疗外,更宜严格控制饮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量,以防病情波动。但多数患者,往往不易坚持限量饮食和不重视饮食疗法,而常常寄希望于特效药物或寻找所谓“秘方”,其结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观察使用中医药对糖尿病腹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在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糖尿病腹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个组33例。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盐酸黄连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现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数据分析表明,采取中医治疗糖尿病腹泻的临床效果要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现象出现。结论采取中医药来对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治疗过程中也没有特殊的额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发生,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保存板在保存血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血站管理办法》(暂行)第三十一条规定"血清标本的保存期应在全血有效期满后半年".为达到这一要求,笔者使用了保存板,结合全自动加样设备和条形码技术用于保存血样(血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该方法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保存板(Archive plate,孔深35mm,孔容量1.5ml)、Microlab AT plus2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均为瑞士HAMILTION公司);献血者常规复检标本. 1.2 方法 1.2.1 血样保存板的形成将保存板放在Microlab AT plus 2全自动样品处理机的血清保存架上,读取该保存板的条码和需保存血样的标本条码,然后每份标本吸取血清1ml放入保存板的板孔中,不干胶封板后标注加样日期.同时通过打印和软盘备份保存加样文件.  相似文献   
7.
秦艽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 998年 5月~ 2 0 0 1年 9月 ,我院以自拟方秦艽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35例 ,近期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5例 ,男 34例 ,女 31例 ,年龄 2 8~ 65岁 ,平均 33岁 ,病程 1~ 9年 ,平均 3.5年。诊断符合1 993年太原“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3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秦艽汤保留灌肠。秦艽汤组成 :秦艽30 g,黄连、黄柏、苍术各 1 5 g,木香、当归、乌药、酒制大黄、干姜各 1 0 g,山茱萸…  相似文献   
8.
王子成 《医学综述》2013,19(14):2673-2675
目的探讨西药联合参附注射液、川芎嗪防治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遵化市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每组45例。所有患者根据血糖情况给予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川芎嗪治疗,比较防治糖尿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15,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6.12±0.33)vs(6.97±0.27)mmol/L]、[(6.4±2.4)vs(8.4±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4.34,P<0.05);治疗后观察组红细胞醛糖还原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4.60,5.16,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无显著变化,而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4.03,3.98,P<0.05)。观察组糖尿病发生率为17.78%,对照组为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2,P<0.05)。结论西药联合参附注射液、川芎嗪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开腹阑尾切除术仍是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开展的手术,手术虽然不大,但因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失败屡有发生,对应注意的问题与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炎症因子预处理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SCs)模拟异常炎症环境能否增强ASCs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体外增殖的能力。方法:先用酶消化法对ASCs进行分离及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用特定培养基诱导分化并鉴定其向脂肪组织和骨组织分化的能力。将PBMCs用CFSE标记后,与炎症因子预处理后的ASCs共培养,对照组无ASCs或使用未经炎症因子处理的ASCs,同时用CD3/CD28刺激PBMCs增殖,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的母代细胞比例,从而判断其增殖情况。结果:ASCs形态为梭形,密集时可成鱼群状生长,可在诱导培养基培养下向脂肪组织和骨组织分化,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与国际脂肪治疗联盟的关于ASCs的说明一致。PBMCs与ASCs体外共培养后,与无ASCs组相比,PBMCs的母代细胞比例有所增加,但效果并不显著,而将PBMCs与用炎症因子预处理后的ASCs共培养,PBMCs的母代细胞比例有明显增加(炎症因子处理后ASCs组 38.7%±10% vs. 无ASCs组28.4%±8.9%, P<0.05), 说明炎症因子预处理的ASCs可明显抑制PBMCs的增殖。结论:炎症因子可增强ASCs的抗炎能力,该发现有助于ASCs更好地在组织修复领域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