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皮岛游离腓骨骨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的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Hidalgo(1989)首次报告利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游离腓骨瓣在口腔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很快为头颈重建外科医师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口腔颌面部缺损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97例口腔颌面部缺损,根据缺损部位、性质、范围,分别采用鼻唇沟皮瓣(6例),邻位滑行皮瓣(13例),Abbe瓣(4例),胸大肌肌皮瓣(17例),颈阔肌肌皮瓣(14例),下斜方肌肌皮瓣(4例),前臂皮瓣(13例),额瓣(6例),颞肌筋膜瓣修复(6例),舌瓣(11例),腓骨肌皮瓣(3例),观察修复效果。结果:97例区域组织瓣中,胸大肌肌皮瓣坏死1例,下斜方肌肌皮瓣尖端坏死1例,另1例胸大肌皮瓣术后放疗后坏死(术后4月),其余皮瓣存活,外形基本满意。所有患者均能进食,97%能正常饮食(食饭),其余可流质饮食。舌、腭、咽、口底肿物T3以上,术后语音轻度影响。结论:采用以上多种区域组织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建议应尽可能采用邻近带蒂皮瓣;对于较大缺损修复主要是修复组织缺损,采用不同组织修复缺损,对进食、语音影响似区别不大,日后尚需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合并颅骨外露的大面积头皮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应用游离前臂皮瓣及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串联后修复外伤致合并骨外露的头皮缺损7例。将前臂皮瓣血管蒂近端与甲状腺上动脉和颈内静脉吻合,远端与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吻合。无骨外露的缺损用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7例皮瓣存活良好,修复的头皮外观良好,质地柔软。结论 将游离前臂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串联移植,修复大面积头皮缺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Background:Appearance and function damage after burn are caused by scar hyperplasia after wound repair.So main task of burn rehabilitation 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rophic scar. Pressure therapy can promote scar maturation;decrease itching,consistency and thick of scar.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我科在1998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160例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药物和辅助治疗下,皮肤溃疡组愈合率77%,软组织感染组65%,其余及深部溃疡组手术后愈合率96%。结论积极预防和规范化治疗是处理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2003年6月至2007年12月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1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永军  赵胡瑞 《医学综述》2009,15(13):2003-2006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做了大量研究,对异体肌腱的采取和保存、移植后的实验效果和临床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本文就异体肌腱移植的历史、异肌腱的保存与处理方法、异体肌腱的免疫排斥反应、异体肌腱移植后的修复方式及移植后的粘连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不同缝合密度对指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缝合密度对指神经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1例45条指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端端缝合方式,将45条指神经损伤患者按不同缝合密度分为三组:两针组(15条)、四针组(15条)和六针组(15条),比较不同缝合密度组修复指神经,术后6个月对指神经愈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率为100%,其患指指腹均未出现萎缩,恢复出汗功能.患者对指神经损伤修复感觉功能恢复及外观感到满意.术后随访4个月时,四针组修复指神经优良率(73.3%)高于两针组(53.3%)和六针组(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四针组修复指神经优良率(93.3%)高于两针组(60%)和六针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在指神经损伤机制、损伤平面、缝合材料相同及相对减少神经断离时间和神经再损伤的情况下,采用端端缝合四针法修复指神经疗效好,规范了临床操作,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型教育模式一医学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现状和实际,经过五年的教育实践,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提出了实践型、创新型人才“3+1”培养模式内涵,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环境”。给出了构建了医学独立学院实践型、创新型人才“3+1”培养模式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