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近年来,运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知识与技术研究中医学已经在国内外广泛开展,目前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辨证论治学说、中药临床应用、中医临床研究等方面,对推动中医理论向现代化迈进有着重要的意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来研究中医学是传统医学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目前所取得的成果少有能直接服务于临床,也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今后还须加强相关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曹敏敏 《当代医学》2013,(13):108-109
目的探讨口服甲硝唑配合克痒舒洗液阴道冲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6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4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口服甲硝唑基础上加用克痒舒洗液阴道冲洗,均治疗7d,并对随访1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痊愈和总有效人数分别为47例和56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3%和77.8%;观察组痊愈和总有效人数分别为62例和69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95.8%,两组患者在痊愈、好转、无效和总有效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口服配合克痒舒洗液阴道冲洗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孕晚期孕产妇免疫失衡情况,分析孕晚期免疫失衡与孕产妇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旨在为未来子痫前期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确诊的188例孕晚期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为子痫前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常规产检并证实无其他妊娠期并发症的健康产妇15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水平[辅助性T细胞(Th) 22、Th17A、白细胞介素(IL)-22、IL-17A],检验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指标预测孕晚期子痫前期发生的价值;参照相关标准将子痫前期孕产妇分为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两组各外周血免疫相关指标水平,绘制ROC曲线,检验各指标用于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子痫前期组患者Th22、Th17、IL-22、IL-17A水平均较高,且随着病情程度的加重,各指标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双变量相关性检验得到结果,Th22、Th17、IL-22、IL-17A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P<0. 05);将各免疫指标作为检验变量,子痫前期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分别作为状态变量,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Th22、Th17、IL-22、IL-17A用于预测孕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及病情发展的曲线下面积均>0. 8,预测价值均理想。结论孕晚期免疫失衡可能介导了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发展,动态监测孕产妇孕晚期外周血Th22、Th17、IL-22、IL-17A水平,对指导临床预测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宫颈腺癌组织中精子相关抗原9(SPAG9)的表达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streptavidin 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检测50例宫颈腺癌和18例正常宫颈组织中SPAG9蛋白的表达。结果 SPAG9在宫颈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正常宫颈组织中表达率为0。根据H-score值,不同病理分级宫颈腺癌中SPAG9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661,P〈0.05),但不同临床分期和盆腔淋巴结转移SPAG9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5和1.874,P均〉0.05)。低分化宫颈腺癌患者SPAG9蛋白的表达[(3.25±0.47)分]与高、中分化[(3.18±0.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盆腔淋巴结转患者SPAG9蛋白的表达[(3.39±0.46)分]与无淋巴结转移[(3.18±0.2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Ⅳ期宫颈腺癌患者SPAG9蛋白的表达[(3.43±0.42)分]与Ⅰ期[(3.07±0.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AG9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可能在宫颈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具有成为其协助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和靶向治疗靶点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和10年心血管疾病(CVD)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OSAS患者250例,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高低将OSAS患者分为3组:轻度OSAS组(n=98)、中度OSAS组(n=84)和重度OSAS组(n=68);对照组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60例;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疗效和临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帕金森病伴发抑郁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抗震颤麻痹药联合高频(5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高频组);采用抗震颤麻痹药联合低频(0.5Hz)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低频组);采用抗震颤麻痹药联合假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假刺激组)。各组r-TMS每周治疗2次,共治疗4周。每2周评定UPDRS、HAMD-17,记录不良反应,治疗4周后作临床评价。结果入组时三组患者HAMD得分和UPDRS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第2周高频刺激组HAMD得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第4周差异进一步扩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0);干预后第2周UPDRSⅡ得分高频、低频和假刺激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1),第4周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19)。干预后第2周及第4周UPDRSⅢ得分三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05、0.4248)。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前额叶背外侧高频磁刺激具有改善帕金森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日常生活的能力亦有所改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青少年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症之间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 对54 例青少年双相障碍Ⅱ型和83 例 青少年单相抑郁症患者在抑郁发作时作认知功能测验,包括: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连线测验(TMT)、持续操作测验(CPT)、韦氏记忆量表(WMS-RC)、词语流畅性测验(VF)、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改良版(WCST),并与50 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经过6 周治疗后,对抑郁症状缓解(HAMD≤7 分)患者重复上述认知功能测验。结果 入组时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两组在认知功能方面广泛受损,表现为TMT-A、WAIS-RC 数字符号、CPT、WAIS-RC 数字广- 倒背、WAIS-RC视觉再生、VF、WCST 和TMT-B项目上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成绩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周后,对两组临床痊愈的患者重复测验,发现两者在WAIS-RC 数字符号和WAIS-RC 视觉再生方面存在持续性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在CPT 项目上存在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相抑郁症患者表现为VF和TMT-B 项目上存在损伤,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相障碍Ⅱ型和单相抑郁在抑郁状态时,认知功能广泛受损,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抑郁症状缓解后,双相障碍Ⅱ型表现为持续性注意 功能障碍,而单相抑郁表现为执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从新生24h内的乳鼠取材,培养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采用不同浓度诱导剂Ang Ⅱ和不同诱导时间两种方法处理神经细胞,通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检测神经细胞衰老情况,确定Ang Ⅱ诱导神经细胞衰老的最佳浓度和时间。进一步采用SA-β-gal染色法检测AT1受体阻断剂厄贝沙坦和AT2受体阻断剂PD123319对Ang Ⅱ诱导神经细胞衰老的影响,同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相关蛋白P53、P21的表达变化,探讨Ang Ⅱ诱导神经细胞衰老的相关机制。结果   10μmol/L Ang Ⅱ作用48h可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衰老,细胞内P53、P21等蛋白表达增加。厄贝沙坦可抑制Ang Ⅱ所致神经细胞衰老,降低P53、P21等蛋白表达,而PD123319对此无作用。结论   Ang Ⅱ可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衰老,此作用由AT1受体介导,其机制可能与P53、P21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5例,阿普唑仑片)与观察组(46例,rTMS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睡眠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6.73±1.23)分、NIHSS评分(7.51±1.74)分、SAS评分(34.60±4.66)分、SDS评分(35.71±4.16)分分别低于常规组的(10.32±2.96)分、(17.42±3.11)分、(45.74±6.82)分、(46.23±6.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常规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肯定,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焦虑抑郁情况,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