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使用不同成像序列及接收线圈,寻找最佳非增强门脉磁共振成像技术。方法 对20例上腹部受检者行门静脉成像。以轴位为定位像,行冠状位扫描。其中10例GRASS、GRASS+EATSAT、SPGR、SPGR+FATSAT4种序列扫描;10例以体线圈、GPF线圈及胸腰椎线圈和GRASS扫描。所得图像均进行MIP重建,并对MIP重建图像门静脉显示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SPGR,GRASS信噪比、对  相似文献   
2.
1软组织肿瘤与肿瘤样病变1.1脂肪瘤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但形态、大小不同于正常脂肪细胞,可较正常脂肪细胞大。浅  相似文献   
3.
兔Vx2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成像磁共振扫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靶向性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靶向探针,进行兔Vx2肿瘤磁共振靶向成像,评价小动物磁共振扫描序列及方法.方法 将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短肽通过硫醚键连接在包封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的长循环脂质体表面,合成靶向性和非靶向长循环脂质体.流式细胞分析确定其受体亲和力.建立兔皮下荷Vx2肿瘤模型并进行磁共振靶向成像研究.对比不同磁共振扫描方法的区别及影响图像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靶向超顺磁性脂质体对αvβ3整合素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亲和力(P<0.01).该靶向造影剂能够在肿瘤内缓慢浓聚,给药后15 h达最大值.非靶向造影剂给药后2 h即达最大浓聚.磁敏感加权(SWI)扫描序列图像质量较好.动物摆位、给药剂量及匀场对图像质量影响较大.结论 RGD-超顺磁性长循环脂质体能在肿瘤内特异性浓聚,并能够用SWI序列MRI扫描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4.
1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 1.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好发于10~17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发病者较女性为多。常见部位为胫骨、股骨及肱骨的干骺端及骨干。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骨的广泛性破坏、坏死、溶解和新骨形成。儿童常有严重的全身脓毒血症;成人局部症状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3D-SCTA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DSA检查诊为颅内动脉瘤,但瘤颈、载瘤动脉或产体形态显示不满意的患者11例,行3D-SCTA检查,重建方法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表面遮盖成像(SSD)。全部病例 手术证实。结果:11例术中共发现15个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与DSA均检出14个动脉瘤,漏诊1个脉络膜前动脉瘤,检出率为93.3%。在DSA检出的14个动脉瘤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颅内血管周细胞瘤(HPC)与脑膜瘤的MRI影像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PC 13例及脑膜瘤102例,通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两组肿瘤的MR特征及临床指标差异。结果肿瘤形态(连续校正b=7.916)、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连续校正b=11.212)、肿瘤内囊变坏死信号(连续校正b=10.992)、肿瘤附着硬膜类型(连续校正b=7.593)、硬膜尾征(χ2=12.731)、肿瘤增强均匀性(χ2=10.093)等因素在HPC组与脑膜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性别(连续校正b=4.746)、T1WI信号强度(连续校正b=5.648)、T2WI信号强度(连续校正b=6.510)、肿瘤最大径(双侧检验P=0.034)等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变量"肿瘤内血管流空信号"P0.01,变量"肿瘤内囊变坏死信号"、"肿瘤附着硬膜类型"、"硬膜尾征"、"T2WI信号强度"P0.05。结论颅内血管周细胞瘤和脑膜瘤MR影像存在差异,充分掌握两者的影像特征可提高术前诊断率,为临床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7.
1 软组织肿瘤与肿瘤样病变 1.1 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软组织肿瘤,但形态、大小不同于正常脂肪细胞,可较正常脂肪细胞大。浅表脂肪瘤多位于颈部、肩部、大腿等皮下组织,深部脂肪瘤位于大腿、腹膜后等深部组织,以50~60岁多见,男多于女。X线表现:为低密度病灶,与周围密度稍高的肌肉形成对比,无钙化,病灶界清,深部脂肪瘤周围骨质可受累变形、弯曲。形态与周围结构有关,多为分叶状,浅表脂肪瘤呈球形或类椭圆形(图1,见封三)。  相似文献   
8.
1概论 1.1骨肿瘤的分类 骨肿瘤一般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后者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骨肿瘤包括骨基本组织(骨、软骨和纤维组织)发生的肿瘤和骨附属组织(血管、神经、脂肪和骨髓)发生的肿瘤,以及特殊组织来源的肿瘤(如脊素瘤)和组织来源未定的肿瘤(如骨巨细胞瘤)。继发性骨肿瘤包括恶性肿瘤的骨转移和骨良性病变的恶变。瘤样病变是指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与骨肿瘤相似而并非真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1上肢骨折与关节脱位 1.1锁骨骨折主要为间接暴力所致。骨折的部位常见于骨干的中段,大多为横断,少数为粉碎骨折。断端缩短重叠,断骨内侧段因受胸锁乳突肌的牵拉向上后移位,外侧可因上肢重力作用而向下向前移位。儿童多发生青枝骨折,使锁骨向下成角畸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常规二维MR序列(T1W、T2W、T2FLAIR)比较,探讨三维容积液体衰减翻转恢复序列(3D-FLAIR)在神经精神狼疮(NPSLE)脑部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具有脑脊液化验结果的NPSLE患者行T2W、T2FLAIR、3D-FLAIR轴位平扫,在T1W增强扫描后24~48h内行T1W及3D-FLAIR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增强扫描。在轴位平扫图像统计脑内直径<6mm病灶的数量,在增强图像评估有无脑膜病变强化及脑膜病变的强化范围。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头部扫描发现异常。25例患者T2W、T2FLAIR、3D-FLAIR分别发现脑内直径<6mm异常信号灶为183、213、307个,三者总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显示T2W与3D-FLAIR、T2FLAIR与3D-FL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2W与T2FLA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28例患者中,16例脑脊液腰穿结果存在异常,其中T1W、3D-FLAIR增强扫描分别发现脑膜病变强化5例、12例,敏感度分别为31.25%(5/16)、75.00%(1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例NPSLE患者在3D-FLAIR增强发现脑膜局灶性强化,而在T1W增强未见确切强化。5例NPSLE患者T1W增强发现脑膜病变强化,对比相同层面的3D-FLAIR图像,两者脑膜异常强化范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FLAIR序列能较T2W、T2FLAIR发现更多直径<6mm的异常信号灶。在发现NPSLE脑膜异常改变方面,3D-FLAIR增强扫描较常规T1W增强扫描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