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后机械法和化学法固定胸膜的疗效。方法将48例行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4例,分别行胸膜剥脱术(A组)和红霉素法(B组)固定胸膜,观察2组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剂用量、胸管放置时间、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A组在术后止痛剂用量、胸管放置时间、胸管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优于B组。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后行胸膜剥脱术固定胸膜,安全有效,围术期效果优于红霉素法固定胸膜。  相似文献   
2.
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1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分析我院开展胃转流术治疗糖尿病的11例病例资料,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胰岛素抵抗(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改变.结果:11例患者术后1个月血糖均有明显下降,葡萄糖耐量明显增强(P<0.01),3例术后随访1年,血糖在正常范围,不需药物控制;患者6例术后6个月,HOMA-IR、HbAlc与手术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缓解.3例手术后并发胃排空障碍,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胃转流术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戴佳鸿  张源源  吕强声  陈成 《吉林医学》2012,33(35):7720-7721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消化道瘘的原因,探讨消化道瘘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8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18例患者积极采取治疗后,2例患者因营养较差,肺部严重感染继发呼吸衰竭而死亡,其余均痊愈,总治愈率88.9%。结论:消化道瘘发生后采取积极措施是可以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手术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 39 例,其中男 25 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3孔法进行肺叶切除,术中应用切割闭合器处理血管及支气管.术后观察所有病例的病理分型、并发症、胸管引流量、胸管放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病理诊断支气管扩张症2例,肺错构瘤3例,肺硬化性血管瘤3例,肺癌31例.术后出现皮下气肿5例,脓胸1例,肺不张3例,切口感染2例,心律失常3例.术后平均胸管引流量50~200 ml/d,平均住院时间9.5 d.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胸外科医师经过相关培训完全能掌握这项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左侧卧位行胸腔镜下胸段食管的游离及周围淋巴结的清扫,然后改平卧位,腹腔镜下胃游离及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床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结果总手术时间270~400 min,平均338 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600 mL,平均270 mL。共清扫淋巴结185枚,平均每例7.4枚;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3 d。1例因奇静脉破裂中转开胸。术后并发症:1例因吻合口漏伴胸腔感染死亡,胃排空障碍1例,乳糜胸1例,声音嘶哑2例。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12例持续胃肠减压,温开水洗胃抽空胃内容物,全身支持疗法,应用胃复安、吗叮林等胃动力药。结果:12例经保守治疗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后均治愈。结论;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诊断明确后应行保守治疗,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CINC)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肺组织中表达的动态变化,探讨清胰汤(QYT)对SAP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0.4 ml/100 g制作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组和QYT组.SAP模型制作后立即给予QYT 1 ml/kg灌胃,每8 h重复1次.后2组又各分为6、12、24 h 3小组,总计7组,每组8只.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湿重(W)/干重(D)比率,髓过氧化酶(MPO)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和CINC mRNA的表达.[结果]SO组肺组织CINCmRNA有轻度表达;SAP6、12、24 h各组CINC mRNA表达明显高于SO组,24 h组达高峰(P<0.01),与肺W/D比率、MPO活性、TNF-α浓度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相关(P<0.05).与SAP组比较,QYT组肺W/D比率、MPO活性和TNF-α浓度明显下降,CINC mRNA表达降低(P<0.05),肺组织病理学损害减轻,QYT24 h组肺组织病理学损害减轻显著(P<0.05).[结论]CINC是大鼠SAP早期ALI重要的炎症递质,QYT能抑制大鼠SAP肺组织中CINC的表达,从而减轻大鼠SAP AL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