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评价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256例低位直肠癌行管扎式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漏1例,吻合口狭窄16例,术后肛门功能优良率96.7%,术后5年肿瘤局部复发13.1%,5年存活率为71.9%.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减少了吻合口漏的发生,适用于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通草与小通草为常用药。分别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1部,为两种不同的中药材,虽然性状有相似之处,但功效有区别,不能混淆使用。笔者在工作中经常发现通草与小通草的混用现象,还有用非正品充当通草或小通草药用,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现将通草、小通草的性状、显微鉴别以及非正品鉴别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65岁。因右乳房无痛性多发包块5d于2011-10-22入院。查体:右乳房内上象限触及2个自乳头放射状分们包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巨脾大部切除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与密度变化,评估残脾保留的价值。 方法:选取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行脾大部切除并残脾腹后固定术患者13例,收集患者术后切取的巨脾组织,以及术后8年穿刺获取的残脾组织,另取外伤性脾组织13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脾神经肽Y(NPY)和神经丝蛋白200(NF 200)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及密度。 结果:3组脾组织NPY和NF200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部位大致相同,但两者在巨脾组织中的密度明显较高。红髓部分的定量分析显示,巨脾组织NPY与NF200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明显高于残脾组织和正常脾组织(均P<0.05),而两种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残脾组织与正常脾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巨脾大部切除术后残脾神经纤维分布及含量与正常脾大致相同,提示解除高压环境后,残脾神经功能能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细胞凋亡变化及机制。方法:收集高压性病脾静脉(DSV)与曲张大隐静脉(VGSV)标本,分别以正常脾静脉(SV)、正常大隐静脉(GSV)标本为对照。采用TUNEL、免疫荧光观察静脉管壁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xl表达,电镜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各自的对照比较,DSV和VGSV管壁(内膜和中膜)凋亡细胞比率明显降低(均P0.05);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加,Bax/Bcl-xl比值明显降低(均P0.05);DSV和VGSV的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出现线粒体嵴模糊、髓样变、核染色质边集。结论:不同的静脉管壁在高流体静力压下均存在相同的经线粒体通路细胞凋亡失调,这可能是导致相关疾病状态下静脉管壁扩张和增厚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和脾静脉滋养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高流体静力压和缺氧对滋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曲张大隐静脉和高压性脾静脉管壁标本34例,另设对照组为正常大隐静脉和脾静脉34例。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隐静脉和脾静脉外膜层滋养血管,半薄切片定位。再采用超薄切片,透射电镜下观察滋养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大隐静脉曲张组和病脾静脉组滋养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核结构完整,染色质分布正常;部分线粒体基质深染,嵴模糊、嵴断裂。结论高流体静力压和缺氧下大隐静脉和脾静脉管壁滋养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会出现重塑现象,二者改变相同。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女,24岁。因腹胀、腹泻4d,于2009年11月20日入院。2年前因胸腹刀刺伤,行膈肌、胃、胰腺修补和脾动脉干结扎术。查体:体温36.8℃,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Hg。神志清,皮肤和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切口并发症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较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常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及辅助治疗的进行,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笔者总结1998-01~2006-0714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9.
曲张大隐静脉管壁胶原和弹性纤维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血管壁的重塑是静脉曲张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1].我们通过EVG染色法对曲张大隐静脉管壁中膜的胶原和弹性纤维进行定量分析,探讨两者含量的变化与临床病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22岁。因反复左上腹疼痛半年,于2009-02-02入院。查体:意识清晰,皮肤无黄染、皮疹及皮下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平软,左上腹部有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