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筛状癌(invasive cribriform carcinoma,I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方法 收集24例乳腺ICC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随访研究其预后.结果 全组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48岁;肿物平均最大径3.1cm;病理学特点:癌细胞成筛孔状排列,但筛孔形状较不规则,细胞分化较好,体积较小,未见核分裂象,间质可出现反应性增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表达率较高(均为79.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C-erbB-2)阳性表达率较低(4.1%);患者预后极佳,复发转移少见,5年生存率达100%.结论 乳腺ICC组织学形态结构独特,复发转移率较低,预后良好,治疗应有别于一般的浸润性乳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87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 45%以及79. 0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恢复排便时间、恢复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6、IL-8以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5)。结论:大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促进了临床症状的缓解,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机体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多项检查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3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水脱落细胞检查、胸膜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淋巴结活我种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胸水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为74%,胸膜活检阳性率为57%,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阳性率为57%,并 各项检查对临床诊断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生存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及生存资料.结果 全组随访率100%,随访期为3~279个月,中位随访65个月.随访期间,全组共有49例复发,5年内复发者占71.4% (35/49).其中有21例局部复发,28例出现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患者中肺转移8例、骨转移7例、肝转移9例、脑转移3例,其他少见转移部位包括软组织、肾上腺1例.全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4.3%和72.8%.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辅助化疗是影响男性乳腺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P=0.085)是影响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肿瘤大小(P=0.041)和腋窝淋巴结转移(P =0.024)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早期诊断及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男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天津市泰达医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1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肢症状评分、血栓大小、患肢周径、皮温、凝血生化指标和炎症标志物。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7%和9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肢皮肤温度、皮肤色泽、肿胀、疼痛、通畅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肢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栓大小、患肢周径和皮温值均显著减小(P<0.05),且治疗组血栓大小、患肢周径和及皮温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显著延长(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凝血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炎症标志物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凝血–纤溶系统,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