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行犬活体供肾切取术并建立同种异体肾移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8只Beagle犬随机编号配对,供、受体犬左侧肾脏互换.采用腹腔镜行供肾切取术获取左侧肾脏,灌洗修剪完毕后将供肾动、静脉分别与受体髂外动、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肾输尿管与受体膀胱行抗返流吻合,并置于实验犬左侧髂窝,同时切除受体右侧肾脏,术后口...  相似文献   
2.
以西南医科大学与西南地区其他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水平方面的比较为切入点,分析研究当前地方性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eagle犬腹腔镜活体供肾-移植模型建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8条beagle犬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腹腔镜左肾供肾切取术,对照组行开放左肾供肾切取术,两组分别行组内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并置于左侧髂窝,同时切除白体右肾。统计两组取肾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切口长度,肾移植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供肾动静脉吻合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实验犬肌酐、尿素氮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均成功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其中供肾切取手术时间(61.5±11.0)min,术中失血量(13.9±6.8) ml,供肾热缺血时间(81.4±9.3)s;对照组开放供肾切取术,无一例失败,其中供肾切取手术时间(66.1 ±13.5) min,术中失血量(32.7±4.8) ml,供肾热缺血时间(28.5±5.6)s;8例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全部成功,受体移植手术时间(87.3±13.9) min,术中失血量(13.5±5.2) ml,动脉吻合时间(19.8±6.7) min,静脉吻合时间(22.8±3.5) min,术后1个月观察期间内,无漏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3天实验犬肌酐、尿素氮指标恢复正常。结论 Beagle犬腹腔镜活体供肾-移植模型的建立操作相对简便、容易掌握,成活率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张翠薇  谢茂  张旭  马跃荣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22-3024
目的:观察威灵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左侧输尿管双结扎的方法建立UUO模型,治疗组每天给予威灵仙水煎剂灌胃.各组分别在术后第7、14和21天处死6只大鼠,检测各组肾组织α-SMA表达情况和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α-SM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液流变学结果:模型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值、低切值、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与假手术组比明显降低,血浆粘度明显升高.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与UUO模型组比较明显升高,血浆黏度明显降低.结论:威灵仙对UUO模型大鼠肾小管间质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肾间质中α-SMA的表达和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04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施行125例共130次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其中男100例,女25例.年龄30~75岁,平均58岁.肿瘤位于肾上极90例,中部20例,下极20例.单侧单发肿瘤120例,双肾肿瘤5例.肿瘤直径1.0~6.0 cm,平均3.0 cm.术前按肾癌TNM肿瘤分期均为T1N0M0.结果 125例患者中,5例双肾肿瘤行分期手术.125例共130次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术中未出现大血管或临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出现9例,其中血尿5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肾功能异常2例,经相关保守处理后痊愈.手术时间58~19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90~200 ml,平均120 ml,术中均未输血.肾动脉阻断时间16~30 min,平均23 min.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110例,乳头状细胞癌5例,切缘均为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5例.术后随访2~70个月,平均3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远期肾功能正常.结论 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根治性肾切除术是局限性肾癌的标准治疗方法,随着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经验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已经逐步替代开放手术成为新的标准术式.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手术路径主要包括经腹和腹膜后两种,后腹腔镜入路不干扰腹腔,可避免脏器粘连和肿瘤在腹腔内种植,并且相对容易控制肾蒂血管.但后腹腔空间狭小,缺乏解剖标志,手术经验不足或可引起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解剖程序化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能够弥补腹膜后路径的不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股沟切口在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186例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男115例,女71例.根据标本取出切口不同分为腹股沟切口组(n=112)和腰部切口组(n =74),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治疗、患者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及肿瘤复发率的差异. 结果 186例手术均成功,未出现死亡和重大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分期和肿瘤分级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股沟切口组切口脂肪液化、切口疝、切口膨出、腰腹部不对称发生率以及镇痛治疗率均低于腰部切口组,住院时间短于腰部切口组,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Ⅰ/Ⅱ/Ⅲ)优于腰部切口组(7/24/81和22/18/34,P<0.01),输尿管中下段患者肿瘤复发率(5.3%)低于腰部切口组(35.0%,P<0.01). 结论 联合腹股沟切口的后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切口及周围外观满意度高、肿瘤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